一、饮水消毒。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唐山市县区水源遭到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据对灾区72个饮用水源所做理化和卫生细菌学检验,氨氮含量最高超过国家饮水标准35倍,亚硝酸盐氮超过国家标准80倍;细菌总数最高超过国家饮水标准14000倍,其中大肠杆菌超过国家标准200倍。防疫队伍进入灾区后,立即进行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工作,固定水源都由解放军、民兵看守,卫生人员定时消毒。临时向灾区供水的水车,都有卫生工作人员进行检疫化验与消毒,不放一车不清洁的水进入居民区。对家庭用的水缸、水桶及饮用水,也逐户进行消毒。
二、改善环境卫生。1977年开春前,唐山市及各县广泛开展以清理垃圾为主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整修垃圾池、厕所,改善环境卫生。除卫生部门统一组织力量突击外运垃圾外,还广泛发动厂矿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组织人力和运输工具进行清运。在灾区农村以“两管”(管水、管粪)、“五改”(改造水井、厕所、牲畜圈、炉灶、环境)为中心,连续开展除害灭病、讲卫生的突击活动。截至1977年7月,唐山市共出动100多万人次,4万多台次车辆,清运垃圾70多万吨,疏通下水道3700多处,修建厕所2600多个。在农村,饮用水井和厕所基本上恢复到震前状况。
三、做好清理掩埋遗体的工作。
经过多方面不懈努力,大地震后的唐山,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没有疫病的流行。1977年1月到8月,全市各种传染病发病数比常年同期下降82.1%,比1976年同期下降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