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动脉网(微信号:vcbeat)获悉,2020年10月10日 ,Spark AI“数字人体”挑战赛——脊柱疾病智能诊断大赛在杭州举行颁奖仪式。本次大赛由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由湘雅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附属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和中国骨科毕业后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万里云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唯医骨科共同合作举办。

本次的大赛开放了海量真实具备行业共识和全球影响力的MRI骨科数据集,召集全球开发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索高效准确的脊柱退化性疾病自动诊断,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临床应用,吸引到全球3107支队伍、3330名选手参赛,产出了高性能的算法成果。

在大赛之后,以颁奖为契机,阿里云举办了产学研研讨会促进比赛成果落地。研讨会上,医疗健康领域的产业精英、临床专家、学界翘楚与技术大拿共聚一堂,围绕智慧医疗的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及创新实践深入交流、分享洞见。

智慧医疗变革十年开启,数字医疗成为新基建

智慧医疗是近年来医疗健康领域中冉冉升起的新兴领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带来的全球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加速了智慧医疗的建设进程。

智慧医疗与新兴科技的融合,不仅从技术和资源供给端改变了行业的基础架构,还从业务和运营方式上彻底重塑了医疗健康服务的供需形态。

阿里云作为全球数字技术的领导者之一,一直非常看好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和结合。

阿里云营销和公共事务总裁刘湘婷表示:“作为国内最大AI众智平台,阿里云天池平台也感受到AI的价值实现之路一直困难重重,天池希望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打造可落地的AI解决方案。此次从脊柱疾病入手,是希望能够让AI与骨科深度结合,为AI价值释放、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以AI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究竟应该通过哪些路径实现价值释放?

达摩院人工智能工程中心负责人华先胜表示:“作为阿里巴巴经济体的研究院,达摩院人工智能中心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城市大脑、视觉智能开放平台、工业视觉、医疗健康四大领域。

在医疗领域,我们认为,中国医疗健康存在三大基本挑战:医保收支不平衡、医患供需不平衡、医患知识不平衡。其实,AI在这个三方面都可以发力。AI可以助力医保监管;AI可以提升医生效率;让个人对于健康有更好的感知和控制。达摩院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论文专利覆盖心血管、骨科、癌症等多个领域,研发出冠脉CTA智能诊断、脊柱MRI智能诊断、髋膝关节手术测量、肺部综合诊断,心脏发育过程中增强子定位、疾病预测等产品。

在未来,达摩院还在打造医健AI中台,通过AI生产中台、AI研发平台、AI算法,打造智能行业应用引擎/业务中台,最终赋能医健行业医院、药企、险企等各个主体。

不同于以往技术按照线性路径演进、变革医疗中的单个产业链,智慧医疗以更高的效率、更精准的支持和全新的医患互动关系重构了传统医疗健康行业的各个环节。

诸暨市人民医院沈国表示:“作为一家基层医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医院的边界在不断拓展,医院的服务业态在不断更新,但如何拓展边界,医院管理者是谨慎的,尤其是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

医院每天产生海量的数据,目前还是以数字、文字的形式存在,对数据的有效利用对于医院来说已经成为一种渴望,让数据服务于管理、服务于诊疗、服务于患者健康。尤其是当下,医院处于DRG时代、后疫情时代、评审时代。这些因素的叠加让医院更加重视诊疗数据的采集和利用。

医院如何上云,上哪朵云

作为智慧医院建设的热门话题,医院是否要上云成为研讨会关注重点。相对于传统的建设模式,云模式具有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免维护等优势,医疗机构不需要自行建设机房、自行购买硬件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即可实现信息系统短期内快速部署,系统配置灵活,扩展方便。

但医院上云也面临着数据安全性这一达摩克斯之剑。

湘雅二院信息中心朱洪涛主任表示:“虽然在技术上,云计算有着诸多优势,医院也有很多上云的动力。但目前,关于医院上云没有细则的政策,责任边界尚未厘清,所以医院对于上云较为谨慎。”

虽然云计算已成为许多行业基础设施,但很多医院还不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华山医院是国内较早进行医院上云的案例,在研讨会现场,华山医院黄虹主任也分享了华山医院医院上云的建设经验分享。

黄虹主任说到: “其实华山医院最早上云是因为物理空间的有限性,导致机房扩建受限,不得已实现上云。上云之路其实喜忧参半,显然,上云后,算力得到了很大的释放。但数据上云后也让我们必须对数据安全性问题更加谨慎。”

浙江省中医院信息科费钰江主任表示:“现在是信息化大爆发的年代,其实医院要不要上云是个伪命题,因为医院不会去考虑要不要上云。医院只会从需求出发,关心如何解决问题。

例如,其实医院某些业务已经在云上运行,如杭州的健康档案。云计算虽然会是未来趋势。但现阶段难以实现所有业务上云。以HIS系统为例,它是医院的生产系统,对于时效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非常高。如果HIS系统停掉一分钟,全院都要陷入混乱。所以这些场景的上云目前还存一定障碍。”

显然,对于医院数据上云问题并不能一刀切。现场多位与会嘉宾都认为医院上云应该明确上云目的及适配场景。

创业慧康高级副总裁刘嵩表示:“不同地区对于云计算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认为医院上云需要顺其自然,需要人文的积累、技术的发展以及医院需求的适配。”

毫无疑问,对于上云或者不上云讨论越来越多,关于医院上云与否也更加理性。医院需要上云的业务和场景应该是云服务能够实现最大价值的场景。

作为医院影像云服务提供商,万里云服务超过3000家医院,作为专科云服务的先行者,万里云董事长黄家祥指出:“如果医院上云后依然只是为了内部工作业务交流,那么上云的意义不大。云服务更大的价值在于互联互通。这也是国家鼓励建设数据中心的意义。区域互联的数据中心可以打破医院数据边界,为区域卫生管理、医生科研提供底层数据平台。从实践来看,我们也看到互联互通、上云的价值也在得到更多的认可。”

对于政策滞后于产业需求和发展这个难题,现场也有嘉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阿里云达摩院王宇指出,我们在举办数字人体大赛中,一个明显的感受是医疗数据集太小。这其实反映了医院数据获取这一难题。此外,数据获取后的标准化、结构化也要求很高的成本投入。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政策还尚不完善,因为对于政策制定方,首先看到的在有限的收益面前,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面临很大的风险。

但政策不清晰并不意味着我们寸步难行。作为技术开发者,政策的门槛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去降低,把成本降到足够低,价值放得足够大,政策才能够支持。政策不是等来的,是挣来的。”

骨科成为智慧医疗发展高地

智慧医院2014年从智慧城市概念中提出,2017年国家建设标准提出,在2018年,地方开始推进智慧医院落地,2019年3月,智慧医院评价体系出台。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现在智慧医院建设开始分野为两个方向:提升疾病治疗水平与提升医疗管理水平。

新技术是智慧医疗演进中的新增量,但技术落地的范围离不开原有的土壤,其中最重要的坐标就是临床实践。智慧医院中的智慧临床将是智慧医疗发展的目的地。

从2014年到2020年,在智慧专科发展中,影像科技由于便于AI技术落地这一特点,成为了智慧科室中发展最快的科室。而今,AI、云计算等技术正在深入更多科室,骨科是数字化医疗发展高地之一,骨科汇集了AI、3D打印、虚拟现实等众多前沿智能技术,数字化建设难度虽较大,但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

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罗建平主任表示:“骨科专科越来越细,手术越来愈精,医生对于骨科的认识越来越深,这个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的学习周期越来越长。在脊柱矫正手术中,手术精准度要求很高,一个钉子打错可能影响病人神经。但现在包括3D打印、手术机器人这样的数字化技术给骨科带来了很大的助益,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的。”

未来智慧骨科将有哪些趋势?

唯医骨科CEO刘峥嵘表示:“从整个骨科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来看。在患者端,骨科服务需要从以医院为中心转向为围绕患者生命周期服务;在医生端,需要实现精准匹配,服务质量提升,医生收入透明化。对于医院来说,智慧医院成为趋势;在厂家端,渠道利润将被压缩,研发到营销将向数字化转型。

未来的智慧骨科新生态,将会以患者为中心,打造线上线下诊疗闭环体验。以数据为底层,让患者、医院、医生、药械、保险、支付等多环节多角色的数据流转、流通、留痕。以人工智能为工具,赋能医疗体系内的各个角色,创建骨科人工智能行业标准,推动中国医疗水平提升以及医疗改革进程。”

尽管智慧医疗已经不再是业内陌生的词汇,有着数年的发展历史,但国内智慧医疗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面临诸多痛点和亟待突破的障碍,但我们深信,作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通过研学产投相结合,集成现代的智慧科技手段,建立融合共生的新型医疗生态体系,我们将会迎来全新的大健康生态医疗体系。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