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中国药业整体向好,而医改方案的迟迟未公布等因素给乐观的预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这不由得让业界表现出重重忧虑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最迅猛的3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医药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的体制变革。
当“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目标成为改革共识时,一扇希望大门也在徐徐敞开,中国医药行业或将面临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 而这也成为在西安召开的第59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业内专家和企业高管热议的焦点。
可期的盛宴?
行业信心的提振首先来自于过去一年的表现。
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在此间由搜狐健康、《医药经济报》等媒体共同举办的的“中国医药30年”企业领袖圆桌论坛上指出,2007年医药工业销售增长20.58%,利润增长46.4%。这是近10年来全行业最高的增长幅度。与此同时,制药工业的利润率也在稳步上升。
业内更乐观的估计认为,去年医药工业利润增长幅度比上年同期增长50%以上。而在官方的统计中,去年利润增长超过50%的工业行业只有4家,医药跻身其中。行业又重新回归到了2004年以前在14个工业门类中的领先地位。
不过,此前也有观点认为,去年行业的回暖更多体现的是外资企业销售份额的大幅提升。但有数据显示,去年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收入的27.8%,利润总额占全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5.7%,即便是将进口药品和三资药品相加,其销售份额平均也仅是34%~35%,
“去年的回暖是全行业的整体表现,外资企业并非一枝独秀。所以说,整体向好的结论应该肯定下来。”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如是判断。
行业整体向好取决于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受惠于医改的启动是业内普遍的共识。更重要的是,由医保市场扩容带来的行业成长机遇才刚刚浮现。
此前,业内对此已有多种评估。一个相对保守的测算认为,由于新农合加上社区医疗政策性的拉动内需增长,仅药品部分就超过了1600亿,这还不包括诸如一些传染病、计划免疫公费市场以及特困人口救助制度扩大的需求部分。与目前商业销售一年三千多亿、工业产品销售五千多亿的规模相比,一千多亿这个数字非常可观,对于整个行业而言,不啻为一场盛宴。
来自终端的统计似乎也能佐证这样的判断。以新兴的社区市场为例,根据卓信医学传媒集团常务副总郭云沛对北京某社区医院去年收入情况的调查,目前一个社区医院平均药品销售是600~800万,而北京三甲医院的销售一年是6~8个亿。虽然看似相差悬殊,但是其中有一个数据不可忽略,三甲医院诊疗收费以及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收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刨除诊疗费用,仅从用药量来说,目前平均60家左右的社区医院就相当于一个三甲医院的用药量;如果再刨除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收入,那么45家左右的社区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一般三甲医院的收入。再加上国家从今年以后扩大社区医疗服务的政策,这个市场已经变得非常诱人。
进或退,是个问题
但似乎希望很近,现实却还远,迟迟没有公布的医改方案给乐观的预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因而,对于医改机遇,很多企业乐观之外出于各种顾虑都保持着足够的谨慎。
这种态度首先缘于对市场价值不同的评估。一家企业的负责人结合企业的实践直言,与诱人的数字相比,现实的尴尬却叫人困惑。据介绍,目前这家企业已经将销售网络延伸到社区和农村,但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却发现在这个市场掘金远没有想象中容易。“我们选择了400个县做过调研,结果能真正落实政府补贴政策的是微乎其微的。”
正因如此,市场进入时机成为一些企业的第二重忧虑。诚如“企业领袖圆桌论坛”上一位外企代表的感慨:“目前大家担心的问题是现在进还是以后进,是全部进还是部分进。因为先走一步很可能就会成为先烈。”而迟疑又有可能丧失掉市场先机。
再次,是对于利润的担心。西安一家著名中药企业的负责人举例说,新农合定单中有一些产品价格非常低廉,企业如果按照这种价格生产出来产品根本就不能用,这样的话,就明显把农民兄弟的生命没有当回事。“生产成本都保证不了,怎么可能再把它输送到农村去?到底是一个机遇还是一个陷阱,是争取还是不争取,是抓还是放,现在还不是很清晰。”
以上三种担心,代表了多数企业的普遍心态。他们一方面忧虑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又害怕丧失市场机会。有企业无奈地表示,不管政策有没有出台,企业都得做准备,因为对于企业而言是实实在在受益或受损。不管政策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都得应对,企业必须有意识地提前做准备。
不过即便是政策出台,也不代表这些问题都就有了答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就提醒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医药体制改革的复杂性。当前进行的医药体制改革总体上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旧的医药体制消亡,新的医药体制形成,都需要逐步进行。新旧两种医药体制相互存在,发挥作用,新的医药体制不能完全取代旧的医药体制,旧的医药体制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对于改革当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各项改革的实际进行当中必须精心指导,周密规划,认真试点,提高预见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边实践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