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突破了20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上升到了19.7%。从发展数字来看,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现实转变。面对急剧壮大的卫生医疗服务群体,高校医院能否给在校学生开一份健康“保单”?
“腮腺炎”被竟被诊断为“扁桃体炎”
哈尔滨某高校大二学生小王说:"2007年9月末,我在学校游泳馆游泳时冻感冒了,然后就开始发烧,右脸颊也肿了,还疼,不敢咬东西。 "小王热爱体育运动,从小就喜欢游泳,却一直没得过这种急病。这次感冒让他心里没了底。"感冒以前也得过,但脸却从来没肿过,当时琢磨是不是患上了腮腺炎,才导致了这种症状?"小王说。但经过校医院的检查诊断,医生告诉小王只是因为感冒而导致扁桃体发炎,并给他开了消炎药和一些含片,告诉他回去按时服药。
小王说:“看病时大夫用手按了按我肿起来的脸颊,告诉我没得腮腺炎,就是感冒而已。我按照她的意思回寝室吃了三天的消炎药和含片,腮帮子不但没消肿,反而越来越疼了。”
十一假期,痛苦的小王回到家乡沈阳盛京医院就诊,经过化验,医生确定小王患的就是腮腺炎。给小王看病的大夫说:“腮腺炎是传染性疾病,需要隔离。成年人患腮腺炎容易引起睾丸炎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还会对生殖系统造成影响。”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邹庆国说:“高校医院受众的群体多为年轻力壮的学生,他们的发病主要表现为感冒、发烧等日常疾病,很少有得大病和疑难杂症的情况。高校医院常年面对这样的患者,临床经验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大病、重病的发现和处理上能力较弱,才导致了类似小王被误诊的这种情况。对于医生来说,不管是在什么性质的医疗单位工作,临床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
提起2005年在被校医院误诊的经历,小王至今还心有余悸。“那次被误诊后我再也没去校医院看过病!”小王说。
就读于哈尔滨市学府路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小刘正在学府四道街南岗社区医院打吊瓶。由于前晚同学聚会时吃得不小心,他患上了急性胃肠感冒,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面容憔悴的小刘说:“我初二就得了慢性肠炎,几乎每年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就会犯病,连拉带吐,还发烧,折腾的要死,大学四年了,年年没落过。吃药不好使,必须打吊瓶。”当被问到为什么不在校医院进行治疗时,小刘显得气愤又无奈。
“我跟校医院算是折腾不起了,大一大二的时候犯病最严重,也不知道是水土不服还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那时候总犯肠炎。到校医院后大夫就给我开了一种叫‘乳酸菌素片’的药,你说我打吊瓶都得两天才能有效果,别说是治疗消化不良的乳酸菌素片了,这能治病吗?但是校医院的大夫就是不给我打吊瓶,说破大天都没用,按照他们的意思,非得我病成人事不省才能给予治疗。没有办法,我只能自己到学校对面的二一一医院去,打了两天吊瓶,病才好。现在我基本不去校医院了。”小刘说。
据了解,像小刘这样自己到校外医院就医的学生不在少数。哈尔滨南岗社区医院的一位全科大夫说:“我们医院紧挨着学校,每天都有不少学生来看病。一些类似于胃肠感冒的急病患者我们都要给上吊瓶,基本两三天就恢复了。疑难杂症我们会建议他们到哈尔滨一大二院、二一一等大医院就诊。作为社区医院,我们收费也不贵,所以很多学生得病后首选我们对其进行治疗。”
据多数在校生反映,校外医院就医形式比较灵活,相比较而言,校医院没有“能动性”,大夫甚至没有人情味,医生的职业道德也没体现出来。看病不治病,校医院根本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
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某高校的小崔正在北京一家网站任编辑工作,谈起校医院,小崔感慨万分:"我从小就身体不好,体质差,抵抗力也弱,再加上缺少运动,我大学四年没少往校医院跑,有点小毛病花一两块钱就可以治好,但是学校医院却不能处理类似缝针或崴脚的一些紧急病症。记得大三的时候有一次踢足球,我眼角被撞开了,当时流了很多血。同学们急急忙忙把我送到校医院,医生却告诉我处理不了,后来只能去校外医院缝了四针。那时候校医院重新装修,医疗设施也改进了。但是医院条件再好,也仅像一个保健院。同学们有病想去校医院怕不能治,去外面的医院又觉得医疗费太贵,那么好看的校医院简直成了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