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读者向记者曝料称,南昌市一家保健品销售公司营销模式中对客户存在欺骗,从第一次打电话到开会销售,整个过程极具迷惑性。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一些老人轻信销售公司,买回的保健品却并不具备宣传中的效果,甚至贻误病情治疗。
一些夸大其词的保健品为何能够屡屡热卖?销售公司有哪些不能说的秘密?本报记者决定卧底暗访,揭露其中的真相。
从4月11日起的一周时间里,本报记者应聘进入爆料者所称的南昌市康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保健品业务销售代表的工作,卧底暗访到整套保健品的销售流程,其中的核心就如一些销售人员说说的“我们就是靠忽悠”。
一、摸情况
业内人士称不想骗人退出公司
4月上旬,一名年轻的男子拨通记者电话,他说自己曾经在一家保健品销售公司工作,但是前不久从公司辞职退出,起因是公司的销售模式带有欺骗性,而他自己是从医学院毕业的,良心上无法忍受。
记者约见了这名男子。他自称姓高,他所说的公司为南昌市康之源科技有限公司,应聘时,因为医学专业毕业的缘故,他很快进入这家公司,但是这份工作与他意想中的完全不一样,这家公司主要销售“菊泰”、“甘乐”两种保健品,但公司在销售该产品的过程中,明显夸大了其功效。尤其是在开销售会时,公司会请来一些所谓的专家,对老年顾客进行讲解,并称产品能治愈疾病,“保健品怎么能当成药品来卖?”他说,在会场上他觉得这种讲解有一种给人洗脑的感觉,而且不少老人一时头脑发热就会购买,但实际上,这些保健品价格不菲,每个疗程要数千元钱,一些老人买回去以后并不能起到专家所说的功效。
这家保健品销售公司的情况是否如此?本报记者决定进入该公司卧底暗访。
二、记者卧底
销售公司的忽悠伎俩
经过4月11日、12日两轮的面试,记者进入了曝料者所说的位于南京东路上的南昌康之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销售代表一职。面试经理曾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到我们公司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看你的学历有多高,而是看你能不能适应公司这样的销售模式。”实际上,这家公司从2003年开始成立,经营时间已有5年之久,在目前南昌市的保健品销售公司里属时间较长的,那么这家公司所倚仗的销售模式究竟如何呢?
每个销售代表拥有大量老年人名单
营销中心的每位销售代表手中都有一份客户名单,这些名单上的客户对象几乎都是老年人。记者作为新人加入,营销中心一位邹姓经理发给记者一份客户名单,上面清楚地标明了近两百名老年人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对于这些资料从何而来的问题,经理只简单地表示“是从外面搜来的”。一名销售代表告诉记者,这是从其他一些营销公司弄来的。
给老年人打电话开口就忽悠称是“省老年人保健协会”的
下午4点开始,是销售代表联络客户的时间。让记者颇感奇怪的是,销售代表在电话里竟然自称是“江西省老年人保健协会”或者“江西省亚健康体检中心”,一名女销售代表甚至在电话中说:“阿姨,我们是江西省亚健康体检中心的,目前正在联合电视台对全市的老年人做一次体检普查,明天你在家吗?”
邹经理教导记者:“如果第一次就直接说是销售公司的,人家一听就知道你是卖药的了,你就说是保健协会或者体检中心的。”
另一销售代表更直白地说:“反正我们就是忽悠,想方设法进门去就可以了。”那么日后要是被客户知道自己的真正身份该怎么办呢?她表示:“没事的,我们一般都能蒙混过关。”
第一次上门绝口不提产品,而是看对方是否有钱
能够进门,就意味着有了销售机会,但是第一次上门同样不能说明自己是销售人员。这一点,他们对记者作了重点提醒,如果第一次上门就提到自己是来销售产品的,那么同样会被人拒绝。邹经理告诉记者,第一次上门最主要的是了解客户的情况,要知道对方是否有钱、有家庭地位、有保健意识以及是否有疾病,否则就很可能做无用功,第一次呆的时间不能太长,把该干的事情干完就可以走了,否则容易露马脚。
实际上,上门推销在这家公司内被称为家访,但如果对于已经买过药或者曾经拜访过的老客户,就不需要打着其他名号,而是要与客户聊天,沟通感情,例如询问其身体健康或者家庭状况,这时候就可以适时地告诉客户公司的新产品,进行推销。“我们一定要嘴甜,哄得客户开心了,自然就容易推销产品了。”一名女销售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