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心理治疗:无人应诊

  昨天下午大约1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服务队的旗帜醒目地出现在绵阳江油市灾民安置点的关键位置。

  这个服务队非常特殊,是一支“心理咨询医疗队”。

  服务队由该院副院长单鸿率领,其余九位专家全部由该院专业的心理科医生、护士组成。 前天晚上到达成都,昨天一早奔赴绵阳,中午到达江油市。

  一直到晚上,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只是,他们看的,都不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有人来量血压,有人说消化不良,有人反映流鼻涕,有人要求消毒。

  一直没有人前来要求进行“心理咨询医疗”。

  中山三院心理科主治医师陶炯决定去灾民安置区走一走,摸查情况,看哪些人需要心理救助。“我们不能干等,守株待兔是不行的。”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温盛霖对此表示赞同。

  心理救助:时机何在

  附近的诗城路西段就是灾民安置点,最前面打着“江油市太平镇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大字。里面安置了来自几个不同地区的许多灾民,包括平武、北川、江油等地。

  陶炯和一名灾民攀谈了起来。这名灾民叫林正胜,来自北川陈家坝。地震发生时正在大同打工的林正胜赶回家里,幸好一家五口均相安无事。他扶老携幼地逃难到了江油市,期间不断经受着巨大惊吓。

  林正胜最小的小孩才7岁。陶炯和护士李冠英把一块美味的牛肉干塞到他手里,便开始聊起来……离开后,陶炯说,他们一家认为他们已经安全,情绪兴奋、乐观。

  林正胜是一个典型例子。有人说,现在不是心理救助的时候。

  在灾区医疗队伍甚至这个医疗队里,对于现在是不是心理救助最佳时期的问题,也产生了分歧。

  据说卫生部曾派四名心理咨询治疗专家前去灾区,但很快就发现工作很难开展。中山三院的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工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对一的咨询治疗,集中的培训、科普。一对一的治疗需要大量的医疗人员参与,这是不现实的;而在集中培训中,动员大家显得无比困难。

  有队员说,现在灾民最重要的想法是如何活下去,这才是占据他们心灵深处最重要的“意识”和“无意识”,连躯体都不存在了,还谈何“心理”?在记者的观察里,和林正胜一样,很多灾民对能够幸存下来深感庆幸。

  温盛霖提醒大家注意,他说,灾民有灾民的想法,专家有专家的意见,事实上及时治疗对他们非常重要,尤其是青少年,正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假如严重的心理创伤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造成性格缺陷和精神障碍。

  陶炯说:“现在他们的情绪还处在一个非常亢奋的阶段,所有的人都在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的确可以掩盖他们很多心理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过去、需要他们单独面对所有问题的时候,很多心理问题就来了。”

  心灵抚慰:不打“医”号

  灾民的意识和专家的意见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加救助的困难。

  记者问林正胜:您知道什么是“心理干预”吗?林正胜一脸茫然和警惕,快速离开。正好此时,来了两位穿着绿色短袖衣服、衣服上打着“微笑天使”的人,对记者说,千万不要问他们“心理问题”,他们会不高兴的,认为你是在说他们有精神病。这两人来自南充慈善总会,一个叫林康,一个叫杨晓凤。

  “一定不要用‘心理咨询’的名字!”林康和杨晓凤提醒道。

  林康和杨晓凤进入灾区,从事的也是灾民心理方面的工作。这两天他们访问了一百多个人,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非常成功”。两人的工作方式就是和他们拉家常,“摆龙门阵”。“只要有爱心!”林康和杨晓凤强调说,“拿书本上的东西和他们套,那是不行的,就像富人和穷人一样,是谈不拢的,我们必须切实考虑他们的需要。”林康手上拿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毛巾、肥皂等。“我们随时提供这些最日常的生活用品。救援部门提供的饮用水和食物已经足够,你们都看到了。但你会发现,他们有些生活用品非常缺乏。我们给他们送上毛巾、肥皂,还有妇女用的卫生巾。这些东西非常受欢迎。”

  “我们也不打‘慈善总会’的名字,我们更不打‘心理咨询’。”林康和杨晓凤把他们的行为叫做“心灵抚慰”。

  “他们的心灵太需要我们的抚慰了。”林康说,很多灾民抱怨,这时候没有人听他们讲话,没有人听他们的呼声,他们要求倾诉。杨晓凤说,但他们拒绝“心理治疗”,你知道,中国人向来讳疾忌医。杨晓凤说,昨天在成都他们看到,有个医生挂了个胸卡写着“心理咨询师”,结果一些灾民非常紧张。

  林康和杨晓凤说,他们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但生活培训了我们,有时候不要把心理咨询看得那么复杂。”

  两种方案:疗效不同

  温盛霖说,灾民需要安慰,但“心灵抚慰”不能等同“心理治疗”。和林康和杨晓凤的看法不一样,温盛霖并不忌讳直接在医疗点打出“心理救助”的牌子,只是因为要服从统一的安排,只能舍弃。

  温盛霖认为心理疾病在不同的人群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出现了焦虑等心理问题,有相关知识的人会主动寻找心理专家,不懂得的人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从事“心理治疗”的人需要严格的训练并取得资格,而“心灵抚慰”似乎更强调令人尊敬的同情心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心灵抚慰的效果的确不能和心理治疗相提并论,有时候还可能好心办坏事,因为一些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他们不懂。”温盛霖说。

  “心理抚慰只是一种安慰而已,不是治疗。”温盛霖说。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