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昨天下午,上海市心理协会举行心理志愿招募,上百位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纷纷请缨,愿意到灾区为灾民做心理辅导。

  心理协会负责人表示,灾难过后的危机心理干预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救援人员自己也暴露在巨大的灾难事故现场,将遭遇大量死亡、受伤的场景和绝望、悲伤的情绪,如果心理师自己不够有经验,可能会人为地造成更多的替代性创伤。

  故事恐怖记忆深刻印痕

  洛阳火灾后,当地防疫站参加尸体消毒的人员交流,发现这些工作人员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们只要一看见女士抹口红,就仿佛面对的是尸体——因为火灾过中的许多死者是化了妆跳舞的女士。而在美国911事件过后,也有不少救援人员落下了奇怪的病症:见不得烟和火,一看到就会恐惧地浑身发抖,呼吸困难,甚至头晕目眩,仿佛回到了恐怖袭击的现场,看到着火的大楼和无数血淋淋的死难者。

  分析救援人员也需心理抚慰

  王裕如,上海市心理行业协会会长

  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不仅仅是幸存者,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也常会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心理崩溃。救援的战士、医疗队员、消防官兵、消杀防疫人员,以及采访报道的记者们,在灾区因为见到很多死亡,对生还者充满同情,感觉自己责任重大,日以继夜地工作,为不能及时营救出更多的人而产生的内疚感、无助感,很容易出现身心极度疲劳,加上休息与睡眠的不足,可能会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有些人可能会出现情感迟钝,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感到不够安全,也可能出现烦躁、睡眠、注意力等问题。甚至可能有的救援人员会觉得自己软弱,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救援人员虽然充满爱心,但他们也是人,也可能出现负面情绪,也需要心理抚慰。所以,如果你是他的同事、亲人、领导或朋友都可以在他觉得方便的时候和他通话,接受他的倾诉,给予他关怀和支持。同时想对前方的救援人员说,你们展示了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你们也要保重。

  现场心“碎”了你如何帮灾民

  5月16日,上海晓霆成长教育中心组织了一场向报名参加去灾区做危机干预的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传授《危机干预技术》的技能培训。可是,当危机干预专家方柏儒谈到自己既往危机干预案例时,发现台下一部分志愿者开始饮泣。经询问,原来他们是一群有着创伤经历的父母,他们的孩子都是在非正常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的。这些父母说,当看到电视上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们痛苦的表情,他们的心都碎了。之所以报名参加志愿者,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心路历程来安慰和支持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让他们能从悲痛中走出来,面对今后的生活。

  对于这些志愿者的行为,大家感到非常的敬佩。但是感动之余还想给予一些必要的提醒: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技术,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化训练。否则,很有可能在一线救援过程中出现压力疲乏的状况。如:呕吐、下背疼痛、头晕、肌肉酸痛等生理反应。

  而自身有过创伤经历的志愿者,在没有完全走出哀伤阴影的时候是不适合参加一线救援活动的。因为当这些志愿者面对哀伤、绝望的父母时,很容易让他们联想起自己已经逝去的孩子,从而引发二次心理创伤。这样不但对于灾民没有任何帮助,(有可能会起反作用)而且还会伤害到自身。

  而参与救援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也可能由于救人心切会过于主动的去承担各项干预工作,觉得或希望自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样的大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咨询师很快的失去体力及心力(心理能量匮乏),而感觉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含有以上两种心态的志愿者都是不适合去灾区一线参与心理援助工作的。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