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常说,“不像花园的医院不是好医院。”德国的医院里大都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每个医院都设有生物科,负责植物绿化,医院管理部门还专门出台了《医院绿色植物摆放比例及要求》,以让医院绿化更有条理。
位于汉堡西郊的圣彼得医院是一所典型的“绿色医院”。 《生命时报》记者看到,该医院不设围墙,取而代之的是20米开外的绿色植物带。正门前面设有喷泉、花坛、草坪等。病人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园子里的风景和远处的森林、山峦。走进医院,到处绿色盎然。在门诊楼大厅,记者看到,这开辟了一个绿色植物园,种有铁树、散尾葵、常春藤等植物;急诊室里则放了绿箩等,可以吸收装修完毕后的气味;在病房走廊,摆放着健康树、发财树等宽叶大盆的植物,也表达了“早日康复”的祝福。病房内则根据病人情况放些吊兰、斑马叶等。同时,每个特定的病区,还摆放着特殊的植物,如治疗忧郁症的病房,就用鲜艳的花朵和植物香味帮助治疗。就连卫生间里,也放有常春藤,帮助净化空气、杀灭细菌。
记者注意到,医院的不同病区之间通常有30米左右的隔离带,医院利用绿地把不同患者组织到不同的空间中休息活动,防止交叉感染。此外,医院还“拒绝”飞絮植物和花粉较多花卉,以及容易使人过敏的植物,以免病人产生各种过敏症状。此外,对可能分泌有毒有害物质的植物,如黄杜鹃等,也都“拒之门外”。而为了避免病人跌倒受伤,针型的植物也是禁忌。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室内的植物,都使用经过无菌处理的介质培养,能够避免土壤在室内引起卫生问题。
圣彼得医院的院长罗亚特博士对记者说,植物的摆放其实是一种康复手段。德国研究证明,医院植物疗法有很多作用:一是制造氧气,使医院成为“天然氧吧”;二是阻隔杂音,植物的绿枝茂叶能吸收声波;三是植物的绿色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平静情绪,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改进心肌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四是净化空气,在有植物的房间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含量,比没植物的房间要低约50%—60%,还能杀灭结核、痢疾、伤寒等病菌;六是调节气温,冬暖夏凉,使医院的环境温度通常保持在22摄氏度左右。罗亚特博士还告诉记者,医院植物的摆放,由生物科负责,而平常的管理则由专门的植物管理员负责。许多病人对医院的植物也十分赞赏。一位病人对记者说,他对医院的绿色环境很看重,绿色医院让他心情舒畅,更早康复。而该院五官科医生克劳迪娅说,绿色植物不仅对病人有康复作用,还能帮助医生消除疲劳。
记者从德国卫生部了解到,德国在《医院考核细则》中,明文规定了医院绿色植物的所占比例,要求病人在医院中推窗望去,视野中的绿色植物必须达到25%,这是医院绿化的最低参照值。至于医院内绿色植物的摆放,也有详细的指导,比如室内植物应占室内总面积的5%左右。而且医院要有专门的植物管理人员。对于“绿色”不达标的医院,国家还征收其生态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