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入院儿童出现第一例死亡。
28日,入院儿童再增两例死亡。
29日,出现第四、第五例儿童死亡。
5名“重症肺炎”患者3日内相继死亡。有着26年临床经验的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刘晓琳预感到事情的严重性。29日当天,刘晓琳把这一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到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1日,阜阳市疾控中心将情况上报安徽省卫生厅。
刘晓琳向上报告这一异常情况后的第四天临近中午,相同的悲剧在另外一个地方开始上演。沙香茹的奶奶张玉英发现孩子发烧了,体温达38℃。并不知晓第一人民医院已发生5例儿童病发死亡情况的沙启桂做出了自己事后万分懊悔、心痛的举动,有着32年乡村赤脚医生经验的沙启桂给孙子打了退烧针,午饭后又给他挂了吊针。下午2点,沙香茹的母亲发现他手心和脚心,起满了米粒大小的疱疹,以为孩子起了疹子的沙启桂没有太在意。
第二天凌晨2点钟,沙香茹还能自己起床小便。凌晨4点,又发高烧,沙启桂又给他挂了吊针。40多分钟后,老伴喊醒了沙启桂说,孩子的高烧退了。但沙启桂在听了孙子的胸音后,发现孩子肺部已感染,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他终于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凌晨5点多,孩子被送到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时,孩子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嘴里不断吐出浅红色的泡沫。两个多小时后,孩子不幸夭折,成为阜阳市因此病症死亡的第6例。
之后,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相同症状并死亡,印证了刘晓琳的预感。
5月2日,记者在阜阳市采访期间,相关部门发布报告,截至当天阜阳市已累计报告手足口病(EV71 感染)3736例,其中痊愈1460例,死亡22例,重症30例,病危12例。
从发现到暴发,已过了1个多月时间,这场疫情是否已过高峰期?
“目前尚无法确认。”阜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万俊峰面对记者的提问无奈回答。
“小病”发威
5月2日中午,连续多日的高温给阜阳市带来了一股莫名的烦躁。市内唯一一家传染病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几十米长的走廊内紧挨着排满了临时增加的病床,许多陪在孩子病床前的孩子家长在燥热的天气下越发焦躁。疫情严重,患者增加使得医院不得不将刚刚投入使用的肝病科病房腾出一块,安置手足口病的患者,但这仍不够用。
同样,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导诊台前挤满了领孩子前来看病的家长,医院为此专门开辟了多个病区收治患者,其他科室的一些医生也被抽调来帮忙。
虽然阜阳市各大医院的患儿还在不断增加,但相比4月25日阜阳媒体发布官方消息,将此病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 感染之前的恐慌,阜阳市区内谈论此病的人少了很多,医院的就诊秩序也有了明显改善。
4月16日下午5点多,阜阳市颍泉区区直幼儿园召开了10多位教职员工的“紧急会议”。该幼儿园一名3岁小男孩前两天病死,直到小孩的奶奶来学校索赔,老师们才知道他因为“怪病”夭亡。让老师们惊愕不已的是,以前只是在民间流传的婴幼儿死亡事件,竟然发生在自己的幼儿园。
从3月末出现手足口病儿童死亡到4月末官方发布疫情确认消息,随着患儿死亡人数的增加,相关消息不断从医院、患儿家长口中传出,种种阜阳小儿“怪病”的传闻迅速扩展开来……
4月25日,当地所有媒体集中刊登、播报了《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积极防治小儿肠道病毒感染疾病》的新闻。报道第一次将此病确定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也就是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物品经密切接触传播,可在多年龄组人群引起感染,5岁以下儿童多发”,“少数患者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此前,众多收治患儿的医院均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误诊为感冒、肺炎等常见病进行治疗,即便在专家在4月23日确定此病为手足口病(EV71感染)时,相关医疗、防疫部门也因其并未列入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而将其列为“小病”范畴。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出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往年各地均有散在发生。疫情暴发后,多批专家组到阜阳调查也是先根据病发症状,从国家法定传染病当中逐一排除,最后通过一段时间才确定是EV71病毒感染。”万俊峰告诉记者。
被普遍认为是“小病”而小视的手足口病肆虐阜阳,造成大面积数千例感染,20多名儿童死亡,“小病”发威的结果令人不得不重新认识并重视它。4月13日,卫生部专家抵达阜阳。4月15日,当地媒体首次公开“呼吸道疾病”病情。 4月23日,确诊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4月24日傍晚,阜阳市区的全体幼儿教师集中在阜阳市教委大楼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市卫生局发动全体幼儿教师立即调查本班的学生,有没有手足口病的发病史。4月25日,阜阳媒体发布官方消息。4月26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赴阜阳。4月27日,新华社向全国发布消息。随后,湖南、江西、江苏、陕西、广东、澳门、湖北、香港、杭州纷纷发布发现手足口病疫情的消息。安徽省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治工作指挥部决定延长全市幼托机构(学前班)的放假时间,从5月6日起开始延长假期,开学时间另行通知。
5月2日23点30分,卫生部紧急发布《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并决定从当天起,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一个普遍被人小视的“小病”终于酿成全国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
谁误了疫情
5月2日,就快要病愈出院的刘明昆被父亲抱着在阜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遛弯儿,看到记者拍照的相机,1岁的小明昆张开小手努力抓向镜头,脸上开心的笑容感染了将他抱在怀中的父亲。
“一周前我们可没这么开心,急得要死。孩子突然发烧,口、手、脚开始出现疱疹,我们马上把孩子抱到了医院。当时不知道是什么病,好在这种病已经被确认,能针对性治疗,孩子逃了一难啊!”父亲说起事情经过,在惊悸之余甚感万幸。
小明昆和大多数患上手足口病的孩子是幸运的,但在庆幸之余,许多孩子家长、阜阳市民以及全国各地众多网民却纷纷质疑,谁延误了疫情?为什么从发现许多孩子发病开始的1个多月时间里,有关部门没有向市民公开信息,以至于引起大面积的恐慌。
众多网民指出,从3月上旬开始阜阳当地医院接收此类患儿,直到4月15日,当地媒体才第一次公开病情,但公开的信息称,该病为呼吸道感染疾病,并非传染病。当地媒体同时刊登、播出的《市医院儿科专家就出现呼吸道疾病问题答记者问》和《有关人士就近期阜城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较重患儿问题答记者问》称,该市最近呼吸道感染症状比较重的患儿,有“ 几例”已死亡。经疾控中心专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几个病例没有相互传染联系,患儿家庭和他们接触的人群至今未发现类似症状的患者,“请转告群众不用担心”。同时,各级卫生医疗部门也接到阜阳市卫生局的内部文件,称死亡6例,因发烧、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仅属于“重症肺炎”。上述错误信息促使阜阳各幼儿园没有采取隔离措施,致使病情迅速蔓延。一家幼儿园老师回忆,看到政府发文后,他们还逐一给家长电话,要家长把孩子送回幼儿园。于是,很多躲避疫情的孩子又回到了幼儿园。
4月27日,政府才发布确认为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消息,并散发相关宣传预防的材料。市民长时间得不到正确、公开的信息引导,导致不明真相的市民无法正确处理,致使疫情蔓延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