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新华网天津12月10日电  题:天之骄子成心理“困难群体” “心理瑜伽”能否医治高校生“心病”

    记者张建新、王宇丹

    近一段时期,不断有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日前,又有北京师范大学一名研一女生从宿舍楼坠亡的消息被曝出。专家认为,学习、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压力导致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引发大量心理危机。对此,南开大学为学生开设选修课程“情绪管理”。然而,这一“心理瑜伽”能否成为医治大学生“心病”的良药?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不良情绪亟待引导

    大学里,多少莘莘学子在刻苦攻读时,心理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崩溃!”“郁闷!”走在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

    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考入大学后,学业重新排队,有人因排名靠后感到失落,也有人因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生活而厌学惧考。网吧成了他们排解郁闷的去处,长时间上网更耽误了学习,由此引发的恶性循环使许多人“挂课”,甚至无法领到毕业证书。退学、休学者也不在少数。

    南开大学一位心理问题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问题轻则表现为迷茫困惑、焦虑多疑,重则产生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等病态,最终导致伤人、自杀等极端事件。

    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教授在课堂上被冲进来的一名大四男生砍死。云南民族大学,一在读男硕士屡次追求同班女生遭拒。当女生再次向他摊牌,把自己的博士男友带到他面前时,硕士竟拔刀把博士捅死。南开大学一名大四学生既想出国又不想错过保送研究生的机会,焦虑得托福听力考试时一个单词都没听到。保研成功了,精神却崩溃了。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袁辛教授认为,青少年情绪更容易因外界影响而产生波动,但同时可塑性也最强,因此大学生的负面不良情绪亟待科学引导。

    多种因素交错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袁辛教授说,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学业、就业、人际交往和情感因素,有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

    她说,我们的教育关注较多的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灵的成长和情商的培育。在竞争压力下,许多人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进行不当比较,丧失了自信心,产生了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

    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陈予老师在工作中发现,学习、就业成为学生心头两座大山。近年来,因就业压力导致自杀或失踪的个案在学生自杀人数中占有一定比例。

    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内忧”碰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外患”,今年就业形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有的大学生有了心病,走路、吃饭都在想简历投没投上的问题。据南开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数据显示,就业困惑成为心理咨询新热点。

    南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月波认为,优秀学生因就业受挫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会更严重,他们觉得“自己这么优秀却也找不到工作,向家庭、社会无法交代”,变得焦躁,自信心受挫。

    袁辛教授还接待过不少因人际交往问题来咨询的学生,他们中多数已变得性格孤僻、少言寡语,敏感、多疑,对同学产生敌意。一些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伤害的大学生甚至在极度抑郁中选择自杀。

    南开一名大三男生从不打开水,总是用其他同学的。体育课后,同宿舍两名男生发现自己的热水又被他用完了,积压已久的怒火一下子爆发了出来。这名男生觉得丢了面子,同他们吵了起来。事后,他的两名室友惶惶不可终日,害怕他打击报复。

    -些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反映,情感挫折也是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陈予老师说,以往大学二、三年级出现感情问题的比较多,现在一年级就有许多人在延续中学时的恋情。有的学生恋爱过于投入,有了亲密关系后就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其中一人决定分手时,自卑、愤怒、痛苦等多种情绪让他们难以解脱,要死要活。

    陈予老师发现“来咨询的学生都是愁眉苦脸的”。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切入点,教会大家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为此,南开大学开设的“情绪管理”课结合学生遭遇情绪困扰的实际案例和热点现象开设专题辅导,普遍受同学们关注的恋情、学习和就业、适应力等都是辅导重点。

    “情绪管理”:给学子们一个“心理瑜伽”

    “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想象自己躺在白色的沙滩上,海风轻柔地吹过脸颊……”伴着舒缓的音乐,南开大学“情绪管理”课上,同学们在做着放松训练。

    这门课每学期17次,34个学时。限选50人,报名的竟有415人。

    管理学院07级本科生石悠悠第一次离开家乡浙江。“情绪管理”课上的情景讨论帮她很好地融入了集体生活,也调整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适。

    南开一名新生,在本专业100多名学生中排名30多位,成绩十分优秀,却因哥哥考上清华大学自惭形秽,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义。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开导下,他认识到,别人有别人的天空,自己也有自己的舞台,只有这样才能幸福成长。

    像这样通过情绪疏导帮助学生打开心结的例子不胜枚举。袁辛教授表示,进行的心理辅导个案中,95%都是成功的。

    袁辛教授认为,心灵成长和学业进步应该并行不悖,甚至更为重要。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前所未有的压力,需要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者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处理心理问题。政府应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和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到社会是温暖的,可以信任的,也是相对安全的,使他们不再充满疑虑。

    袁辛教授呼吁,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心理辅导,更多地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大学生之间也应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彼此多一些关爱,多交朋友,同学之间相互协助,朋友间多谈心,可以疏导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