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三元:每天增加一次配送

  在此轮乳品三聚氰胺事件中,三元公司的奶粉和液态奶在质监部门两轮抽检中全部未检出三聚氰胺,使北京市场对土生土长的三元乳品需求直线上升。相比之下,原本在北京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伊利、蒙牛、光明等几个大品牌销售锐减。三元公司销售总监马国武介绍,液态奶检测结果19日在各大媒体公布,当天三元的液态奶销售量达前几天的3倍,公司已决定由原先的每日1次配送增加为每日2次配送。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钮立平前日表示,随着一些不合格奶粉的下架,近期市场上部分国产奶粉出现短缺现状。三元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原有的质量监测监控体系,组织加工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市场急需的优质安全中低档奶粉。同时,他承诺三元奶粉不会提价,三元公司所有的奶制品近期都不会涨价。

  据了解,三元食品的奶源除20%来自北京市郊区的规模牧场外,其余80%全部来自三元食品的自建奶源基地,这也使得奶源质量得以保障。从2001年起,三元就拒绝收购散奶,只跟牧场签合同,将原料奶直接送入加工车间,避免中间环节出问题。此外,在原料奶的收购上,三元的要求近乎苛刻,每一批原料奶的收购都要经过初检和复检“两大关”,还引进了第三方检测机制。

  完达山:订购电话被打爆

  22家问题奶粉厂家9月16日被央视曝光后,位于哈尔滨市开发区的完达山乳业销售公司内的完达山呼叫中心800咨询热线几被打爆。“咨询电话中大部分都是求购奶粉的。”公司销售人员说,问题奶粉厂家被曝光的第二天,完达山奶粉订货量和发货量便开始翻番,还有的经销商当天就把1000多万元订货款打到公司账上。

  据了解,完达山牌奶粉年产量6万吨,其中一半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从2000年初开始,完达山乳业取消中间环节,直接与奶农签订鲜奶收购合同。目前,完达山乳业还建成累计投资上亿元的奶源基地,并拥有东北最大的乳品检测中心。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完达山乳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库存产成品全面检查,对奶源及原辅材料严格管理,并把三聚氰胺纳入原料奶常规监测。

  森永、龙丹:产销量翻番

  据了解,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连日来的订货电话不断,订单量增加两倍。公司销售部工作人员表示,近日森永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销售量增长了一到两倍,打破了该产品一段时间以来的销售额度。

  此外,因市场需求量增加,黑龙江龙丹乳业每天都要加班加点生产,日产量翻了近一倍,但仍显供不应求。许多代理商纷纷致电希望代理龙丹乳品。

  金星:全国代理商增一倍

  “国家质检总局合格企业结果公布后,我们在全国26个省、130多个城市的销售代理都发来了新订单。”哈尔滨金星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透露,最近几天,企业在全国的代理商一下激增到200多个,而原来仅有100余个。不少原来代理外地知名品牌乳品的代理商,也纷纷主动联系金星。

  摇篮:“登红榜等于打广告”

  除完达山、龙丹等黑龙江当地知名品牌销量大增外,一些不太知名、且在当地都销量很有限的奶粉也开始热销。如黑龙江摇篮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摇篮”奶粉,其在超市的销量从17日前的每个超市日均2袋增长到如今的每天近30袋,增长了14倍。

  工作人员表示,摇篮奶粉没像其他奶粉那样把大量金钱花在产品宣传上,此次登上合格乳品企业榜后,摇篮奶粉认知度立竿见影,比做广告强多了。“国家多搞些这样的检测就好了。”

  新闻分析

  重市场不重牧场的结果

  据乳业专家汤志庆说,中国乳品行业的产业模式存在巨大风险。中国乳品行业大部分企业只建市场,不建牧场,有50%以上奶源靠散户奶农提供,而这部分奶源很难控制质量。

  目前国内奶业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法律监管上也存有漏洞。我国大部分乳企奶源采用散户养殖、奶站收购的方式,没有相关资格要求。此外,散户养殖存在着资金不足、技术不过关等诸多问题,导致原奶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奶源正是生产健康奶的关键所在。在这次乳业事件中全部合格的三元、飞鹤等企业,由于有自己的牧场,奶源质量相对稳定。但是自建牧场成本很高,即便是伊利、蒙牛这样资本相对雄厚的乳品企业,自建牧场也不能完全满足产能扩张对奶源的需求。

  分析人士称,如果继续采用散户养殖奶源,提高奶农的收益和严格的检测手段或许是保证原奶质量的有效途径。

  检测标准有待提高

  据了解,乳品企业对奶源的检测主要是检测蛋白质含量,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6%。目前主要是通过测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加入三聚氰胺会使蛋白质测试含量增高,从而增加牛奶被收购的价格。

  对于“为什么以前没有检测出三聚氰胺”的质疑,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表示,目前我国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国家监测标准有31项,包括热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水分等指标,但没有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进行规定。在今后国家标准的修订中,会认真考虑原来没考虑到的物质的检测。

  奶业超负荷过快扩张

  发改委官员管理农村经济的副司长方言表示,2000年中国牛奶产量800多万吨,随后乳业在7年间快速发展,奶产量的增速是25%。根据9月初中国奶业协会年会上的数字,2008年上半年中国奶类产量已达1915万吨。中国乳品行业已发展到每年20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然而,整个奶业生产的链条,其实无法支撑如此飞速的扩展。据了解,相较于发达国家的规模化奶牛饲养方式,中国2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比例仅占28.9%,5头以上的占76%。

  中国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大乳品市场,乳制品工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06年中国717家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61.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5倍。与此同时,中国乳企的产能在2006年超过了5000万吨,远远大于当年3300多万吨的奶类总产量。重复建设、一味扩张使得奶业生产超负荷运转。

  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这一事件将为政府和企业对奶业的许多问题,包括制度建设、监管和价格机制等等,提供一个重新思考的契机。”分析人士表示。

  从短期来看,由于消费者对中国乳品行业失去信心,行业内部分企业产品将滞销,导致企业短期利益受损。从长期来看,整个行业发展进程可能会经历一个延缓期,大量外国品牌也可能趁机占领中国市场。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