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医生经常用“沉默病”来比喻“骨质疏松”,这是因为骨质疏松早期没什么症状,随着病情加重,渐渐才出现全身没劲、腰酸背痛等不适感,然后才会有骨头疼痛、身高变矮、掉牙、驼背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状。
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女性,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症;而75岁以上的女性,其患病率高达90%以上。专家认为,骨质疏松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年轻女性如果过度盲目减肥,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认识:骨骼疏松难以完全复原
对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骨量减少,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微结构退变,由于骨组织吸收和形成失衡等原因所致,表现为骨小梁结构破坏、变细和断裂。骨的脆性增高、骨力学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一般有: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每个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呼吸功能下降。肺功能随着增龄而下降,若再加骨质疏松症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保健提示
一旦症状产生,造成体形改变,对爱美的人是一种打击,加上疼痛、行动不便、骨折手术的医疗支付等,对个人、家庭及社会更是极大的负担。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预防保健很重要。
自测:应当摒弃不良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起重要作用。反之,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过多吃盐、糖,摄入蛋白质和脂肪过多,摄取的磷量高于钙的含量;或摄取的钙、锰、镁、维生素C、D、K及叶酸等较低,或偏食,不喜欢喝牛奶,喜欢吃巧克力、咖啡等,都可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
此外,不吃早餐,正餐不按时,或因工作忙碌随便找些零食填饱肚子,也易发生骨质疏松。长期过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更明显。研究表明,吸烟会加速骨量的流失,减少钙质的吸收,消耗雌激素使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已患骨质疏松者一定要戒烟。
女性过度盲目减肥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骨骼强壮离不开体重的作用,失重会发生快速骨丢失。体重与骨质疏松之间成反比,体重越轻,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越大,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髋部、脊椎、腕部骨折的发生率也越高。
临床发现,长期精神抑郁的女性,其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健康的女性。还有久坐缺乏锻炼的人,如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出租车司机或长途车司机等,由于职业的限制,户外活动和运动量都很少,不但会使维生素D的合成降低,也容易患骨质疏松。
保健提示
资料显示,每天摄入300mg以上咖啡的女性,骨质流失量明显高于摄入不足300mg的女性。每天都吃巧克力的女性,比每周吃不到1次巧克力的女性骨密度低,特别是髋骨、颈骨、胫骨和跟骨的骨密度也低。这可能与巧克力中含有能减少钙吸收的草酸酯和影响钙代谢的糖有关。
预防:应均衡营养加强锻炼
发病有因,思想不可麻痹。目前,我国老年人中有90%的女性和60.72%的男性患有此病。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活性的降低,患病率随之迅速增加,骨折发生率也急剧上升。所以,专家告诫中老年人,切不可在思想上忽视骨质疏松的发生。
科学检测预防是关键。骨质疏松检测的最好办法是测量骨密度,这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的检测方法,医生根据所测的数值,可以诊断出是骨量减少,还是骨质疏松。在无条件做骨密度测定时,可根据其危险因素(如绝经后、胃肠疾病、缺少活动、甲亢、糖尿病等)来判断是否患有其病。预防该病发生,应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因为此时骨的形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是一个累积的阶段,青少年期就要树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
应保持足够的体育锻炼,从食品中补充钙质,扩展食物种类,多食含钙食物,如菠菜、韭菜、蘑菇、动物肝脑、鱼类、骨汤、牛奶等。其次,是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对绝经后的女性,还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补充雌激素,防止骨量丢失。
保健提示
有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治疗的办法就是补钙,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骨质疏松很多时候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的流失,而要预防,一方面应食用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单纯补钙补得越多,钙流失得越快,骨质疏松的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