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中草药、中成药进价上涨明显
苏州粤海大药房的总经理林渭民非常肯定地告诉记者,最近的药品进价确实出现了上涨情况,特别集中在中草药、中成药一块。“不少中草药的涨幅很大”,林渭民如此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补品类的价格上涨尤其明显。例如,与今年5月对比,冬虫草的价格增幅达到了40%,其中某一品种从每10克500元涨到了700元。而中成药中的一些品牌药,如片仔癀、东阿阿胶的进货价格也都有所上升。记者了解到,东阿阿胶某品种的出厂价从54元/250克涨到了78元/250克。相较而言,林渭民告诉记者,在他的药店里,西药的价格上升并不明显。
但显然,在广州的情况略有不同。“人血白蛋白的价格由330元升到360元,红霉素软膏由9毛升到1块1,腰肾膏则由3块6升到了4块2。”广州健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健民店经理周佩霞告诉记者。在她看来,由于国家进行价格调控,很多药品的价格都下降了,由于供货紧张,一些中药材的采购价格有所上涨,但幅度不算特别大。她告诉记者,目前店内所卖质量最好的冬虫草,价格由185元/克涨到了218元/克。除此以外,高丽参的价格也有少量上涨。而东阿阿胶的价格是早就涨上去了的。
对药价最为敏感的当属戴着“平价”帽子的药店,上海益丰大药房副总经理罗毅告诉记者,此次供应价上涨的覆盖面比较宽,尤其表现在中草药、中成药两大领域,平均涨幅分别为15%和10%。西药方面则有零星上涨,但覆盖面不如前者,譬如常规胃病用药西咪替丁从2块6涨到了3块2,虽然涨幅达到20%,但整体价格依然不高。
反应:
“涨声”响起来,终端表示理解
对于这样一股药品进货价格上升的趋势,林渭民表示十分理解。他告诉记者,部分中外合资药品的价格大概有2%到3%的上涨,但这与一些品牌药价格之前被压得过低有关,现在的涨价属于“比较正常也可以接受”的范围。而粤海大药房也根据进价情况相应提高了零售价格。
“目前物价都在上涨,猪肉连皮带骨都卖到十几块了,东阿阿胶和冬虫草卖贵了也很正常,因为成本都在提高嘛。”林渭民表示,暂时看来,在CPI整体上升而西药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老百姓对于部分药价上涨也能接受。但他同时表示,如果涨幅超过正常范围,一定会给药店的信誉带来影响。
而周佩霞也告诉记者,虽然部分药品价格上涨让顾客产生了些许疑问,但其销售情况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比如东阿阿胶,价格早就提上去了,可是依然卖得很好。”周佩霞认为,顾客目前的态度是:“该买的还是得买。”“之前有很多顾客购买较多的药品,因为价格被压得太低,很多厂家都不做了,所以一味降价也不是好事。”在周佩霞看来,现在药品出厂价涨了不一定是坏事。
罗毅认为,虽然受原料药价格上涨的影响,药品出厂价格有明显提升,但是大部分知名品牌的涨幅并不明显,顾客对此感受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对策:
节流不如开源,“平价”坚持微调
虽然从短期来看,药品进价的上涨并没有给零售终端制造太多的压力,然而如果价格持续上升,定然会对药店的信誉造成影响。在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药店如何控制成本?因此,开源节流在此时显得尤其重要。
粤海大药房总经理林渭民表示,开源的意义远远大于节流。在他看来,成本控制是有底限的,但提高药店自身竞争力却远没有尽头。“最重要的是提高服务质量,把品类做齐,完善管理,尤其是要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林渭民表示,应对外部危机,一定要依靠内部管理的完善。
同样是面对涨价,健民医药连锁的周佩霞也表示并不担心。在她看来,健民药店一直坚持走“专业药学服务路线”,应对价格风浪的能力比其他药店为突出。“虽然价格高一点,但健民能够严格保证药品质量,而这正是吸引顾客的最关键因素。”
作为坚持“平价”理念的药店,益丰大药房对于“价格上涨”无疑更加敏感。罗毅告诉记者,目前的涨价确实给益丰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是压力并不大。“益丰内部药品零售价的上调严格遵循上涨幅度低于进价上涨幅度的原则,要做到既不亏本,又能维护平价形象。”罗毅以一个调查结果来证明他的论断:当价格上涨幅度达到8%~10%的时候,消费者会有明显感知;而低于这个幅度的涨价,顾客的反应就没那么明显。“所以我们的第一大原则是只对药品零售价格做3%~5%之间的微调;第二大原则是,涨价之前必须做市场调查,一定要保证同类品种的价格低于其他药房的价格。对于东阿阿胶这类知名品牌,考虑到其对于同一品类药品销售的带动作用,益丰仍然坚持价格不上调。”
罗毅表示,一方面,因为店内调价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涨价的知名品牌不多,进一步减低了顾客对涨价的敏感度,再加上益丰内部经营的品种目前达到七、八千种,因此,在整体上涨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药店对于进价上涨的压力自然而然地化解了。罗毅告诉记者,每年下半年都会迎来一次药价上涨的高峰,为了主动应对这种情况,益丰通常的做法是,下半年针对时节增加季节性促销的规模和力度,特别是推出一些冬季养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