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两次败诉的西南药业又燃起了希望。
5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接受了西南药业关于撤销“散列通”商标一案再审的申请。这也将是西南药业能否保住“散列通”的最后机会。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中,西南药业的老对手罗氏早已抽身离去,对决对手换成了拜耳。
西南药业诉讼 屡败屡战
遭遇了两次败诉挫折的西南药业犹言“不服”。为了保住“散列通”商标,西南药业将官司上诉到了最高法。
6月4日,西南药业公告称,5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西南药业出具了《受理案件通知书》,接受公司关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撤销“散列通”商标一案再审的申请。此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都先后判了西南药业败诉。
其实,早在对簿公堂之前,太极药业旗下子公司西南药业与瑞士豪夫迈-罗须控股公司(即瑞士罗氏),关于“散利痛”、“散列通”商标争议纠纷已有十多年。
1987年瑞士罗氏与西南药业公司的前身西南制药三厂签订包括“Saridon散利痛”标识许可使用内容在内的合作生产协议,生产止痛药品。1991年双方合同期满,罗氏终止了与西南药业的合作,到上海自己办起了“散利痛”生产厂。西南药业则在双方合作期满后,于1993年2月28日注册获得了“散列通”商标。迄今为止,西南药业仍在生产与“散利痛”通用名(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相同的解热镇痛药“散列通”。
此外,西南药业还以“散利痛”作为自己的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罗氏对此提出异议后,经国家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两审后,认定西南药业公司的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裁定不予注册,使“散利痛”品牌回到罗氏手中。
不过,由于“散列通”与“散利痛”很相像,“散利痛”源自“Saridon”译音且与“Saridon”相对应,而“散列通”却效仿“散利痛”,使“散列通”产生与“Saridon”的对应,罗氏认为此商标极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认。为此,双方有关这一商标案纠纷不断。
对手由罗氏变成拜耳
西南药业仍然在努力争夺“散列通”的商标权,不过,此次的对手已经由罗氏变成了拜耳。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中,西南药业的老对手罗氏早已抽身离去。现在,西南药业需要面对的,是日益加重在普药领域拓展的拜耳,也是拥有经典镇痛药物拜阿司匹灵的拜耳。
6月5日,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散利痛”产品的生产权和商标权等已经全部转给了拜耳,因此对于“散列通”一案的再审,罗氏方面不予任何评价。
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拜耳方面并未对“散列通”一案给予回应。不过,拜耳方面称,正在逐渐加重对中国普药市场的拓展,而“散利痛”正是其OTC领域举足轻重的一枚棋子。
事实上,早在2005年,拜耳就在中国完成了对罗氏OTC业务的收购。罗氏包括散利痛、力度伸在内的品牌非处方药被拜耳纳入囊中。
此前,拜耳医药保健中国区相关负责人曾指出,并购罗氏OTC业务以后,目前OTC业务占整个拜耳医药保健中国20%的份额,并在处方药、保健消费品、医学诊断和动物保健4个板块中成长最快。收购罗氏之后,在主要的非处方药领域,拜耳都有自己的产品,而且分布比较均衡。另外,从渠道上看,拜耳原来的优势在医院领域,药店领域是罗氏的强项,整合之后,拜耳在医院和药店两个领域都有比较强的力量。
6月6日,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普药事业部市场总监吕平也着重强调了拜耳在普药事业拓展方面的决心。
商标之争改写市场格局
无论是西南药业昔日的合作伙伴罗氏,还是散利痛的新东家拜耳,都不会轻易对散列通商标网开一面,因为背后关系着巨大的市场利益。
“在国内,商标权案可以打到最高法院那里去的并不多,”6月6日,商标专家、北京百世福达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商标确权案件的一审法院是北京一中院,二审法院是北京高院,而一般的商标确权案件是不会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再审程序不是普通的诉讼程序,而是一种审判监督程序。西南药业的案子能获得再审,本身就说明这个商标纠纷在当事双方心目中所占分量之重。由此也可见,西南药业在维护“散列通”商标一案上表现出的决心相当大。
对于此纠缠数年的商标案,京城一位药房负责人则表示:“在普药市场,消费者看的就是品牌,若失去打了多年的商标,对产品销售的影响肯定相当大,西南药业之所以屡败屡战,与普药市场看重品牌不无关系。”
西南药业发布的2007年年报显示,“散列通”是销售额超过千万元产品的拳头产品之一,公司更是将2007年销售的增长,归因于在普药市场对各终端的深度开发和抢占。也就是说,如果“散列通”商标一旦被禁止使用,西南药业将受巨大影响。
不过,西南药业对“散列通”的坚持也并非毫无阻碍。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OTC销售市场之一。OTC市场也成为跨国公司在临床研究后争夺的下一个目标,拜耳也正在加紧新的攻势。“散利痛”作为存在已久的品牌产品,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市场表现都相当不俗,拜耳自然也不会对“散列通”的存在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