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地震灾区的孩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有关专家指出,这种“轰炸式”的关心过后,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记者在灾区目击了幸存孩子的种种异常表现:浑身淌汗的天气却捂着大口罩几天不肯摘下来;对“妈妈没了”的事实,孩子出人意料地平静,平静得让人害怕……一个又一个令人揪心的故事警醒我们,对于灾后儿童心理修复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要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对灾区孩子的心理干预应该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要有政策跟进,更要有制度体系支撑。
有关部门应制定长期心理干预计划和机制
以此为契机出台心理预防方面前瞻性政策
包扎孩子心灵的伤口
“在地震灾难中幸存的孩子,几乎都有种种心理问题,其中80%不能自愈,迫切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而且是长期的干预。”申静对记者说。
37岁的申静是湖北省狮子山劳教所民警,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5月21日,她和潘丽华、王桂梅等人,通过卫生部和四川省绵阳市政府的批准,以湖北司法心理救助小分队的名义来到绵阳九洲体育馆,申静是领队。
几天时间过去,他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有50多名志愿者加入进来,小分队的名称也改成了“希望九洲”,被卫生部人士称为心理救助示范站。
作为示范站,他们的任务有三:组织协调培训志愿者;组织儿童活动天地,如小书摊、小朋友作品自我展示;“扫篷”,逐一进帐篷调查,并进行被他们称为“包扎”的初步心理干预。
一个炎热的中午,在“希望九洲”敞开式帐篷里,记者与申静等人进行了长谈。
不肯摘口罩的孩子
大热的天,4岁半的张玉华躺在帐篷里不愿出来,浑身淌汗却戴着个口罩。
妈妈让玉华摘下口罩,他不干:“他们在外面打药,要毒死我!”
申静观察半天,发现小玉华的活动范围就是一床被褥,手紧紧抓住妈妈。妈妈要出去,他又用脚勾妈妈。
妈妈说:“这孩子变得太黏人。”
而申静则发现了问题:这孩子因为受了巨大的刺激而极度缺乏安全感。
张玉华是北川旋坪乡人,地震中亲眼看见爷爷被埋,妈妈背着他走了几十公里山路逃了出来。
申静伸出手去,想握玉华的手,他没有理。
申静跟他妈妈说话,手轻抚他的头和手,发现他的头点了一下表示同意妈妈的话。
“玉华,你长得好漂亮啊,看看你嘴巴漂亮不?”申静轻声细语地问。
玉华把口罩摘下了一点。
“阿姨看看你嘴巴上有什么东西。”
玉华往后退,又拉上了口罩。
申静发现玉华的手上有根线,说:“这线阿姨可以给你变个娃娃,行不?”
申静真的把线摊在地上,绕成一个娃娃状。玉华的眼睛亮了。
“到我们那边去玩吧,我们那边有好多玩具,还有小朋友一起玩。”
玉华跟妈妈一起来到了“希望九洲”志愿者们设置的儿童活动天地。这里有一个图书角,申静陪他看一本《王婆卖瓜》的图画书。
“你知道他卖的是什么瓜吗?”
“西瓜。”
“什么?声音很小,我听不见。”
玉华把口罩摘下半边挂在耳朵上,说话声渐渐大了起来。
申静向记者解释了她这么做的原因。她说,经历灾害的孩子有很重的丧失感。一下子,家没了,亲人没了,老师没了,同学没了……他们的生活就像一个被打碎了的瓶子,如何让孩子走出阴影,尽快恢复常态?这时书就是常态的一部分,他有书看了,常态的生活就回来了一部分,然后他在这里找到了同学、朋友,有老师教读书,有朋友可以做游戏,他的生活碎片就这样被一片片地找回,就开始慢慢恢复常态。
果然,当天下午,申静感觉到有人扯自己的裤腿,回头一看,竟是小玉华。更令她惊喜的是:玉华戴了几天不摘的口罩不见了!
第二天,母子俩要离开了,玉华特地来向申静告辞:“阿姨我们要走了。”从他脸上可以看出,活泼的天性渐渐回到了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