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143万份报告,较2015年增长了2.3%,平均每天有近400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14岁以下儿童患者的报告占9.9%,与2015年持平;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报告占23.5%,较2015年升高2个百分点。按怀疑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仍超过八成。总局提醒,抗感染药、中西药复方制剂、解热镇痛抗炎药等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多,在使用方面仍有多种误区,需要引起公众注意。
误区一抗菌药随便用?氟喹诺酮类可能致残
抗感染药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的药品,包括抗生素、合成抗菌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分支杆菌药等。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51.8万例,其中严重报告3.3万例,占6.5%。也就是说,药品不良反应 这些用药误区你犯了吗?,去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近四成都跟抗感染药物有关。
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抗感染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排名前3位的品种为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严重报告中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结核病药,与2015年相比,抗结核病药超过青霉素类上升至第3名,排名前3位的品种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
总局特别指出,抗感染药物中,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报告一直仅次于头孢菌素类药品,其中,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的氟喹诺酮类药品,严重不良反应较多。
据介绍,我国上市的通过口服和注射给药的氟喹诺酮类药品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依诺沙星、司帕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芦氟沙星、托氟沙星、司氟沙星、吉米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品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依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适用于敏感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关节、软组织感染等。
但氟喹诺酮类类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也较多。总局指出,通过口服和注射给药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可发生肌腱炎、肌腱病变、重症肌无力恶化、周围神经病变、严重心律失常、超敏反应、肝脏毒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血糖紊乱、光敏感性/光毒性等严重不良反应。有些严重不良反应可导致残疾,如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是不可逆转的,在使用氟喹诺酮药物治疗后很快就会发生,通常在几天之内,在一些患者中,尽管已经停用氟喹诺酮,症状却可以持续超过一年。如果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如疼痛、灼烧感、刺痛感、麻木感和(或)+虚弱,或其他感觉方面的改变如轻触感、疼痛感、温度感觉、位置感觉和震动感觉等,应停用氟喹诺酮,替换为其他的非氟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除非继续使用氟喹诺酮治疗的效益大于风险。
总局提醒临床医生给患者处方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应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症,尽量减少用药的风险。患者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关注此类药品的警告、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安全性信息,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尽快就医。
误区二: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复方制剂风险大
2016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3万例,虽然总体占比不算高,但其中新的、严重报告病例超过三成,也引起了总局的关注。而从监测数据显示,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65岁及以上患者的构成比高于其在整体药品不良反报告中的构成比,提示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