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里,十有八九都担心孩子缺钙,“宝宝睡觉不安稳,是不是缺钙呀?”“宝宝O型腿,长不高,肯定是缺钙把?”,缺钙与补钙,是家长心中过不去的一道坎,但事实上,爸妈以为的那些缺钙导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和钙没有关系,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误区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钙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补钙?
1、最重要的生理作用促进骨骼生长
骨骼和牙齿里面含有钙的成分是最多的,所以小孩和成人不一样,小孩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需要钙,成年后的骨骼也会变得更加强壮,当婴幼儿缺钙时,骨组织的钙化降低,骨骼发育不完全、不坚硬,临床表现为佝偻病,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2、维持身体细胞膜内的通透性
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缺钙易导致过敏,水肿等。
3、钙可以参加人体凝血的过程
血的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个步骤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有钙来激活。
4、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钙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缺钙会导致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失眠,如果是对婴儿会引起夜惊、夜啼、盗汗,缺钙还会诱发儿童的多动症。
宝宝需要多少钙?怎么补呢?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不同年龄的孩子每日需要摄取如下含量钙质:
6-12个月婴儿 400毫克/日;
1-3岁幼儿:700毫克/日;
4-8岁儿童:1000毫克/日;
9-18岁少年:1300毫克/日;
这个数据不太容易理解,别慌,翻译过来就是,宝宝一天需要喝多少奶,吃多少东西可以保证钙的充足。
每日奶量要达标
奶是钙最好的来源,其中包括母乳、配方奶粉、牛奶、酸奶、奶酪制品等,从宝宝出生起,只要一直保证喝奶的量,并配合服用维生素D(一下简称维D),就基本不用担心缺钙的问题。
但不同国家不同年龄阶段参考的标准不一样,根据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2岁的宝宝每日饮用奶量约为500毫升,2-5岁的宝宝每日饮用奶量月为300-400毫升,5岁以后的儿童至少不低于300毫升。
1岁之后的奶量,各家权威机构的建议稍微有不同,这个指南中的奶量,比美国的标准略低,比香港的标准略高,根据不同家庭的饮食习惯,略有不同也没有关系。每日饮奶量能达到600毫升以上就不用太担心缺钙的问题,让宝宝从小养成喝奶的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
除了牛奶,还有那些食物能补钙呢?
如果宝宝有乳糖不耐受,或者不爱喝牛奶,那么这些食物也是很好的钙质来源哦,首先当然是身为乳制品的酸奶和奶酪,可以试着给不爱喝牛奶的宝宝喝喝酸奶或奶酪制品,其次,绿色蔬菜、西兰花、豆腐等也是含有非常丰富的钙质。
有一个公式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
150毫升牛奶所含的钙质=60毫升酸奶=30克全脂乳酪=27克奶粉=150克煮熟的西兰花=60克鲑鱼=50克沙丁鱼=170克豆腐
钙的黄金搭档-维D
维D是什么?
维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宝宝缺钙 家有宝宝和钙之间差了一个维生素D的距离,它能与钙、磷共同作用,可健全全身的骨骼及牙齿,有效地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维D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只有真正被身体吸收利用了,才能算有效的补钙,单纯的补钙不吸收是没用的。
如何给宝宝补充维D呢?
宝宝出生后不久就要开始服用维D的补充剂,足月的婴儿出生后足月起400单位/天,早产儿出生后即补充800-1000单位/天。因为很难从饮食中获取足量的维D,所以建议一直补充维D到孩子青春期,很多国外的牛奶中都添加有维D,但我国的牛奶中很少有,所以建议家长一直给孩子补充,不要怕麻烦哦!对于奶粉喂养的宝宝,除非奶量在每天600-1000毫升,否则依然需要额外补充维D。
分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