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防疫的关键是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闻玉梅教授对新华社记者说,最关键的是用清洁卫生的方式进行预防。她还说,当前地震灾区要重点严防气性坏疽等创伤感染、肠道传染病和老鼠蚊子传播疾病。
预防为主:清洁环境,清洁每个人
灾后防疫,预防为主。闻玉梅告诉记者,预防为主首先就要注意环境消毒。“现在灾区普遍喷洒药水,有人会问,药水能够治疗疫病吗?”闻玉梅说,“其实药水主要是消毒剂,它不是用来治病的,而是用来防病的。”药水对人是没有妨害的,不过喷洒时要把眼睛闭起来,屏住呼吸,最好不要让消毒水进入体内。
其次是正确处理遗体。现在除了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废墟喷洒消毒水,还往遗体上喷药,主要是防止病菌在遗体腐烂的时候传播开,防止从灾区出来的幸存者受到感染。
再者,要重视上、下水道的卫生和垃圾粪便处理。在各种传染病里,肠道传染病是最容易传播的,而肠道疾病的病菌就是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因此,灾区要特别注意上、下水道。
上水方面,要尽量提供合格的饮用水。“我们在电视里看到,战士带的水自己舍不得喝,要留给受灾群众喝,所以灾区的洁净水是很宝贵的。”闻玉梅说,“还有武警战士看守水龙头,防止有人浪费水,也是这个道理。”饮用水一定要经过含氯消毒剂的过滤,如果有条件,最好是煮沸再喝。
下水方面,不能让粪便造成污染。地震发生后,各地运了许多流动厕所到灾区,就是为了防止粪便到处散播。“灾区要提倡粪便统一处理,挖坑深埋,并进行消毒。”闻玉梅说。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灾区的人们要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尽量不握手。“我们在SARS期间也是这样做的。”闻玉梅说,“现在也要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