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这是发生在四川地震灾区的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帐篷手术室连创生命奇迹

  ——记第二军医大学抗震救灾医疗队

  陆梓华 王贵平 朱奎 汤宏

  56岁女病人,被倒塌的房屋严重砸伤,多处骨折,严重失血,生命危在旦夕。 现在,她能吃烂面条了。

  19岁小战士,带伤坚持救灾,面临截肢危险。现在,他不仅保住了双腿,而且即将归队。

  被埋170小时的重伤员,几近全瘫。现在,他的手脚恢复了知觉,双下肢可以活动,完全有希望重新站起来!

  地震发生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长征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等迅速抽调273名医护人员,由校长张雁灵少将和副校长黄伟灿少将亲自率队前往灾区,在简陋的帐篷内,他们“抢”出了救死扶伤的“上海速度”。

  “抢”冲锋,最早进灾区

  5月15日,首批出发的第一、二、三队一到成都,就赶赴汶川灾区。然而,行至成都汶川公路紫坪铺水库段时,却遭遇山体滑坡,道路中断。带队领导果断决定,派遣冲锋小分队,乘冲锋舟或徒步深入灾区。

  前方通讯中断,一边是泥石流、一边是湍急的岷江水,一路上余震不断,医疗队成员全部是副教授以上的专家,派谁去冒这个险?队长尚在犹豫,队员们已经踊跃报名。“18勇士”很快产生了,10人赴三江镇,8人赴茂县,每人背负15公斤急救药品、器材及干粮深入灾区。当冲锋的男队员把装有保密资料的电脑郑重托付给女队员时,女队员忍不住哭了—— 一起交给她的,还有银行卡和家里钥匙。经过10小时跋涉,冲锋队分别到达三江镇和茂县,成为进入这两个地区的第一支医疗队。

  “抢”时间,医生裹石膏

  当医疗队到达灾区时,当地几近瘫痪的医院早已无力应对源源不断的伤员。

  没有化验设备,上海医生们靠一“问(病史)”一“摸”判断病情。一名男病人肚子剧痛被紧急送往医院,病人血压很低,他怀疑自己的脾脏破裂了。副队长、长海医院普外科主任毕建威发觉他脉搏不快,腹胀不明显,果断判断:“这是溃疡性胃穿孔,紧急手术!”十几分钟后,手术开始。果然,毕建威的判断完全正确!

  没有手术台,上海医生想方设法创造手术条件。第四医疗队收治了一名颈椎严重砸伤的病人,稍有耽搁,病人就有截瘫危险。开展颈椎手术需要特殊的手术台,但帐篷医院没有,一名年轻医生主动要求在自己身上裹上石膏做模型,为病人制作一个石膏托。19岁的战士小孙前来就诊时膝盖肿得像萝卜,伤口严重溃烂。突击队队长、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孙颖浩教授立即组织骨科教授会诊。帐篷里温度高达40℃,临时用于手术的检查床只有60厘米高,在孙颖浩带领下,大家全部跪着做完了手术。

  “抢”伤员,治病也治“心”

  安县中学操场上汇集了3支医疗队,虽然时常忙得24小时连轴转,但每当运送伤员的志愿者过来,二军大医疗队的护士们都会“抢”着把担架抬到自己那里去。他们说:“少看一个病人,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使命。”伤员喜欢上海医生,不仅因为他们医术高明,更因为他们懂得治“心”。队员们省下自己的口粮,为病人家属提供住宿,第七医疗队每天派人深入江油周边乡村搜寻散落伤员,并把6大箱日常药品发放给群众,教会他们如何自我保护。

  医生们这边走出手术室,那边就走进了教室,给当地医生开办学术讲座。由于不少灾区伤员转到上海继续接受治疗,首批医疗队的一部分队员目前已返沪,在另一个“前线”开始了新的“战斗”。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