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关西华文时报》报道,五月十二日,中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数万人遇难。随着救援工作的展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严峻的防疫阶段。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率领地震灾区庞大防疫队伍的指挥员中,有一名来自日本关西的华侨中医,这就是5月18日被四川抗震救灾总部任命为疫情防治负责人的大阪府立大学学术博士施海潮教授。
一名在日华人,怎么会成为灾区疫情防治工作的指挥员呢?近日日本《关西华文时报》记者采访了在前方指挥防疫作战的施海潮博士。
只为“尽份心力”
尽管已经在前线和后方之间往返奔波了整整两个星期,五十四岁的施博士声音略带沙哑但依然十分洪亮。但这位指挥员并不怎么愿意谈论自己的事情,只说那是“尽份心力”。
然而,六百多万人受灾,汶川,都江堰、绵竹,北川,安县,什邡,德阳,绵阳等8大重灾区安置点的“帐篷城”绵延数里,怎样做才能大灾之后无大疫,如何对疫情的监控才是最有效率,怎么做才可减少对水源污染,最快地将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各国志愿者如何协调最合适……可以想象作为防疫指挥员施海潮教授身上承担着怎样的压力。
只有通过和当地施海潮博士指挥的志愿者们的联系,和施博士家人的访谈,记者才终于慢慢理清了这位关西老华侨,在过去的十几天中是怎样地奔波和工作。在这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施海潮教授几次从生死边缘走过,他的大胆勇气和他的细心精致让部下们钦佩不已。他在16日从北川重灾区的千佛山孤岛拼死突回成都急报疫情危险时喊出的“我不怕死,只要能救更多的人!”成为一段人人耳熟能详的传奇。
施海潮1955年生于中国福建省的一个中医世家,十四岁在农村当“赤脚医生”,从小选择继承祖业把“悬壶济世”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1986年东渡日本,先后在名古屋大学糖尿病学家佐藤佑造研究室学习西医糖尿病,大阪府立大学中野长久教授旗下做糖尿病分子生物学博士后,并长期定居关西。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时在大阪府吹田市的施海潮先生立即投入抢险救护,在实践中积累了在地震灾害中进行防疫工作的经验。
四川地震发生的时候,身在日本的施海潮中止了工作,立即与中国方面联络,力求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挽救更多灾区同胞。
同时,作为日本生命科学协会的常务理事,心急如焚的施海潮和协会理事们共同商讨对策。认为灾区需要适用的药物和食品,由施海潮携带直接飞往灾区一线,查清灾情并随时联络后方。后方日本以戴毅,赵欣等博士,和美国的明天然博士,遇福礼教授等华人社团领军人物组成后援团,一面在日本北美募集捐款物资,一面设法为灾区提供最为有效的学术支持。
据施夫人的回忆,施博士出发的时候十分冷静。他根据阪神大地震的经验带齐随身药品,睡袋等装备,而且最大限度地携带了在灾区最能发挥作用的高热量食品。他携带的20公斤雪印奶酪和5公斤的牛奶可可粉后来成为当地第一批志愿者中最有效的“能源”,深受好评。
而在临出门的时候,已经全副服装的施先生,却又拿上装有200支中国传统医学的金针消毒棉球的皮夹子。“即便是我的药全都用光了,有这一盒针,我还能多救几个人。”施海潮把皮夹子放好,这样说。
“要救更多的人”
5月15日,施海潮先生经上海飞往成都。到达成都后,施海潮和一支60名由退役特种兵的志愿者直奔第一线。负责接应的四川侨办周敏谦主任得知施教授不顾自己年过半百,直奔抗灾第一线大吃一惊,但已经来不及阻止。
这支志愿者队伍,全部由曾服役过的老兵组成,被称为“老兵队”。成为施先生部下的一支救灾防疫精兵。他们和山西、山东地震大队的指战员们一道徒步翻山越岭,7小时后终于到达地震后就与外界隔绝安县茶坪乡老街村,当时,老街村全村仅有一两座危楼,其它全部成了只有两米高的废墟,
施海潮和其它军民们将随身带的水和食物分给受难群众。在老街村巡视后,施海潮意识到了疫情的危险,但此时滑坡把通路的山谷凸成新的山体,余震不断道路交通被彻底破坏,茶坪乡与外界的电讯联络全部中断,施海潮决定立马赶回成都,将疫情危险报告给领导层。
天黑路险,施海潮的一句话“我不怕死,只要能救更多的人”,让所有的人感动万分。
夜晚,施海潮博士一行就在悬崖与滚石之间连滚带爬摸打着前进。时而需要绳索吊拉攀爬近乎垂直的陡崖,时而要躲避余震落石。一名绵阳司机发现了他们,将他们送往成都,这位“的哥”坚决不要钱,对施海潮教授说:“今天要是我收了您的钱,明天我就无法在四川做人。”
5月17日,施海潮教授立即到达四川省红十字会,汇报灾区情况并充分说明防疫工作的艰巨。而是日起灾区即实施“处理尸体,远离水源,挖坑深埋”,事实上也开始将救灾的重心转移到以防疫为主的战役方面来。
5月18日,施海潮博士临危授命为红十字会的疫情预防负责人,由他负责灾区志愿者的疫情预防指挥协调工作。18日红会派出了第一支到茶坪老街村的无人区去处理尸体消毒灭鼠杀虫的“敢死队”。启动“保卫成都”行动,即对所有的救灾人员从灾区撤离回基地回成都的时候,车和人都要进行消毒。19日派出第一支为从灾区回蓉消毒的专业队……
由于具有在阪神大地震中的工作经验,施海潮指挥的防疫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在志愿者前往灾区前,施博士都要安排进行防疫简短培训,高度强调志愿者们自我保护意识,只有热爱生命注意安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最大化。由于施先生的华侨身份,外国的人道救援志愿者也由他负责协调指挥。
据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在施海潮博士的努力下,对灾区和长江流域水质进行一小时一监测的工作已经正式展开。
结束采访,记者忽然想起了施博士的女儿给他写去的诗,鼓励和慰勉自己的父亲:“悲伤只是过去,灾难已是曾经;真的不要哭,因为坚强才是人生存的意义!暴风雨后的彩虹才是最美的!四川不会垮,因为有日本华人生命科学协会!”(萨苏 梅树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