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起因
3月23日,卫生部网站全文刊登了国内15位权威专家联名撰写的署名文章《健康宣教应当尊重科学与事实――驳斥“牛奶有害论”》。
5月14日,中国营养学会在北京召开饮奶与人体营养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议的主旨仍然是讨论喝牛奶究竟对国人是否有害?
5月31日,世界牛奶日前一天,《人民日报》以“科学饮奶一生健康”为题整版刊发多位专家论证饮用牛奶对健康有益的文章……
一场关于牛奶与人体健康的大规模讨论突然展示在公众面前。一直被人们视为健康食品的牛奶何以会引发如此声势浩大的争论?
可乐冲厕牛奶有害 “地瓜王子”语出惊人
今年3月1日,广州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丁棉发表在中国奶业协会官方网站上的文章《政府该对林光常的牛奶有害散播论管一管了》,将矛头直指一个叫林光常的台湾人。
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于康也认为,国内目前流传的“牛奶有害论”大多同林光常和他的畅销书《无毒一身轻》有关。
早在2003年,自称医学博士的林光常就开始在中国内地宣传他的健康膳食理念。林极力推崇地瓜(红薯)作为首选抗癌食品,自称“地瓜王子”,其讲演所及之处红薯必然身价倍增。而林在内地的走红则得益于湖南的一档高收视率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
“水不可煮沸饮”、“可乐是冲厕所的”、“抗癌食品第一名是熟红薯,第二名是生红薯”……林光常与众不同的健康概念广为流传。
而在林的众多理论当中,“牛奶有害人体健康”无疑是最重磅的一颗炸弹。“牛奶是最完整的食品――对牛而言”。长久以来,人们心目中的营养饮品在林光常的健康概念中赫然成了癌症帮凶。于是,在红薯价格打滚上涨的同时,牛奶销量就下来了。
从林光常走红开始,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首先遭到质疑的是他的学历。投身营养事业之前,林光常的事业是推销家用电器;而授予林光常博士学位的美国环球大学(American Global University)在权威的全美大学排名系统中不见踪影,却在维基百科里被人指为“野鸡大学”。
此外,林的营养理论也不断遭遇国内营养学、医学专家的反对。对此,林光常表示自己的理论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其中“牛奶致癌”的观点来自美国营养学家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公众热衷健康话题媒体热炒颠覆传统
那么,为什么“牛奶有害”的观点能够迅速在国内走红呢?
“大众对营养知识的渴求程度常常令我惊讶。”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导言中如是说。2006年,韩剧《大长今》在湖南卫视热播,不少观众正是被剧中的养生料理所吸引,这也是湖南台后来请林光常做节目的原因之一。
为了迎合人们的需求,媒体也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营养健康的话题上。实际上,“牛奶有害论”的快速流传,媒体也“功不可没”。2005年11月,一份广州报纸就曾用大版面刊登了林光常的文章,宣称“牛奶不是给人喝的”。
“是媒体把它放大了”,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于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些反传统的、颠覆性的观点更容易受人注意。”
对于层出不穷的各种研究成果媒体在发布时应当如何处理?陈君石院士给出了“唯一正确的方法”:请教专家,请教权威的专家,由专家来解读。
尽管牛奶与人体健康的话题仍有争议,但国内奶业协会和乳业企业的行动却高度一致。2007年4月中旬,在各省市奶协理事长、秘书长及部分乳企负责人联席会议上,中国奶业协会表示要对“牛奶有害论”实施反击。
记者在物美、家乐福等大型超市随机采访时发现,“牛奶有害”的观点对北京市民的影响并不像长沙、沈阳等地那么明显。12位购买牛奶或酸奶的消费者中,有4位表示自己每天都饮奶,只有一位表示可能会减少自己的饮奶量。
至于“牛奶致癌”的论调,有市民笑言:“现在还有不致癌的东西吗?前几天还说维生素吃多了也出事儿呢。”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牛奶致癌纯属误读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一次癌症普查引起了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坎贝尔的注意。随后,他与一些中美专家合作,1983年至1989年,在中国进行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涉及69个县的130个村。
结果表明,和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东方饮食结构相比,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西方饮食结构更易引发心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在此基础上,坎贝尔完成了《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
酪蛋白占牛奶蛋白总量的87%,而坎贝尔的动物试验表明:含大量酪蛋白的饲料,可加强黄曲霉毒素对老鼠的致癌作用。其在美国的调查显示,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感染的食品。由此,坎贝尔在书中指出,大量摄入酪蛋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危险。这一结论成为目前国内“牛奶有害论”最有力的依据之一。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则表示,“牛奶致癌”的说法是对《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的误读。误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动物试验不能直接推论到人体;在此类研究中,“相关性”和“因果性”不同,牛奶并不直接导致癌症;中国人的膳食结构与西方有很大差异。
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日饮奶量仅有27克;而在西方居民的膳食结构中,他们摄入的动物蛋白占到所有摄入蛋白的70%,其中35%至40%来自于牛奶。因此,“牛奶过量的问题在美国引起注意是很正常的事,把这个推导到中国来就很不恰当了。”
陈君石院士认为,流行病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分析,这些研究往往要跟踪十几二十年(才能有成果)。尽管出现了一些牛奶可能增加癌症发生率的研究报告,但是还有更多的研究没有得出这些结论。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程义勇表示,上述报告只是许许多多研究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摄入过低或过高均会促进肿瘤的生长。
专家评说牛奶利弊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切(食物)都是量的问题,喝水喝多了一样会死人。除了水产品之外,动物性食物总体要控制,比如红肉等,但不是控制某一种食物。美国人喝牛奶太多需要限制,我们喝得太少就需要增加。
马冠生(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
牛奶不是“圣水”,它的营养价值有所长,也有不足。牛奶含钙丰富,吸收好;还含有蛋白质、一定的矿物质、一些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营养素。但它含有的3%左右的脂肪是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这可能是有些研究发现牛奶与前列腺癌或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原因之一。
牛奶含有酪蛋白,这是一种优质蛋白,是我国传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相对摄入不足的一种蛋白。
适当消费牛奶或奶制品有益健康,每天消费250克至500克对于保持平衡膳食、促进健康是有利的,也是安全的。对于牛奶过敏或有严重乳糖不耐受而不能食用奶制品的个体,可以食用豆浆或豆奶粉代替,但豆浆的钙含量较低。
于康(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反对完全不喝牛奶,也反对把牛奶当水喝。正常饮用牛奶不会导致蛋白质过量,一袋250毫升的牛奶中只有7到8克蛋白质,仅仅是人一天所需蛋白质总量的1/100。
所谓牛奶是酸性食物、会脱钙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其最终代谢产物来分类的。牛奶和蔬菜水果一样都是碱性食物。大量严谨的研究证明牛奶对维护骨密度有确定的好处。
中国人饮奶量是世界平均标准的1/12,在还没享受到正常饮用牛奶带来的好处时来谈牛奶的危害,很容易误导(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