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病难、看病贵”困扰民生之际,有效、价廉的经典药品本应备受追捧,但现实是,其在市场上难觅踪影,这一异常现象蔓延已久。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历时数月、对全国十省市的各级医院及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安徽华源医药、国药集团3家药品分销企业进行核实的调查报告显示,此次调研的286个廉价短缺药品品种中,相对短缺及潜在短缺的药品仅为20个。其中,市场正常经销的品种有272个,占总数的95%,没有经销的只有14个品种,占总数的5%。此外,包括甲氨蝶呤片在内的6种药品虽有供应,但面临企业停产,存在潜在短缺问题。
既然95%的药品处于正常经销,为何许多市场终端却总是难见这些廉价药的踪影?如沪产的传统经典药痱子粉、足光粉、开塞露等,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难觅踪影。华氏大药房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直至去年11月在政府多方协调下,一些口碑好的低价老药才全面恢复供应。而记者在昨日的采访中发现,另一部分廉价药供应充足,部分廉价药则已改头换面以新包装和更昂贵的身价露面。汇丰大药房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元以内特别是1元以内的药品货源很少。这些药由于价格低廉,低利润令许多药厂、药房“敬而远之”。
廉价药“蒸发”原因多
对于廉价药的“人间蒸发“,此前不少舆论将板子打向政府屡次降价却“越降越涨”的“逆”调节怪象。而该份报告则指出,廉价药品短缺和“政府降价”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短缺原因是多方面的。”
由于廉价药品定价太低,许多生产厂家基本无利可图,因此难以调动生产积极性,而导致停产减产。据生产开塞露、冻疮膏等药品的厂家介绍,生产的药品中1/3亏损,1/3保本,只有1/3盈利。长此以往,企业难以为继。也正因此,调研报告认为“廉价药本身特性导致市场规模缩小”。
的确,少数药品由于停产存在客观短缺,但更多的却是人为短缺。目前,我国药品市场80%的药品是通过医院流通的,如果医生不愿给患者开廉价药处方,那么廉价药则很有可能永远被打入“冷宫”。由于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医院要靠药品加成销售后获得的差价来补偿缺失,由此形成了“以药养医”体制。这种体制助长了医院过于依赖药品收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该报告亦披露,“以药养医”体制促使廉价药品使用量下降。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对于同类药品,医院倾向于选择价格较高的品种,使得质优而价廉的药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逐步退出市场。”
“表象在药上,问题在医上,根源在体制上。”九州通一位负责人的观点一针见血。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以药养医”体制、缺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支持、药品储备制度不完善、集中招标采购存在制度缺陷等,被认为是导致廉价药短缺的根源问题。而政府药品价格调整的滞后也被认为是造成廉价药品短缺的因素之一。
需从根源入手解决
“社会各界对廉价药问题意见颇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也高度关注。”此次调研的参与方中国价格协会副秘书长赵振东表示,这些调研数据及建议未来都将成为发改委制定或调整药价时的参考。
针对导致廉价药短缺的制度缺陷,此次发改委发布的报告指出,要改革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切断医疗机构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联系,发挥质优药品的廉价优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廉价药品的供应和使用问题。
此次调研的另一参与方——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课题组进一步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仍须借医改契机,进一步完善药品监管、药品储备和药品价格以及基本药物目录等方面配套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
据了解,针对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完善的现状,作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重要一环的基本药物目录,送审稿近日将送交有关部门研究。该目录将收入临床首选的代表性药物,具有“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特点,涵盖了多数廉价短缺药品,有望于今年6月公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