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破解看病难与贵
——解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卫生篇》
根据2007年的统计资料,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首次突破81岁,达到81.08岁;孕产妇死亡率6.68/10万;婴儿死亡率达3.00%。 。三大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然而,卫生服务领域内,看病难、看病贵依旧困扰着普通百姓;患者的要求与实际就诊情况仍存在落差;论及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也与期望值有一段距离。
日前,市科教党委公布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报告·卫生篇》,报告“把脉”申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状,为保障百姓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开方”。
“一卡在手”看病仍难:
区域网络有待问世
本市自2000年医保制度改革后,市民仅凭一张医保卡,即可前往全市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自由就诊。自由就诊一改往日定点医疗、定点转诊的呆板,方便了群众,却没想到由此带来了新一轮的看病难———大量常见病、多发病集中在三级医疗机构内诊治,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难觅病人”。
如何理顺现有就医秩序,让就医分清层次,使医疗服务资源得到高效发挥?《报告》建议,全市范围内应建立若干个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医疗集团,共同组建区域性的医疗服务网络。在医疗集团内部,可探索实行社区首诊、梯度就诊、逐级转诊。三级医院腾出更多精力,重点诊治疑难杂症、开展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同时对下级医疗机构开展技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在提高自身诊疗水平同时,改革服务模式,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职责。
公立医院不够公益:
政府投入须有提升
看病贵何以成为“顽疾”?《报告》指出原因大致为二:卫生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比例过高。
公立医院不够公益,是卫生费用上涨的主因。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经费补助仅占医院总收入的8.89%,公立医院90%以上的收入通过收费获得,由此引发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不规范行为;公立医院“以药补医”的不合理补偿机制,直接导致医药费用增长,增加患者就医负担;卫生筹资也不尽合理,令个人负担比例过高,看病费用居高不下。
破解看病贵,先要确保公立医院姓“公”。《报告》建议,政府对公立医院须有专项补贴,如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项目,政府应给予全额专项投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科研、人员经费等,也应有一定专项补助,解除公立医院的后顾之忧,帮助医院建设发展;作为基本医疗服务“主阵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议推广松江区已经实行的基本药品“零差率”,改变“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而是由政府投入经费“托底”,凸显基本医疗公益性。
至于卫生筹资,《报告》建议应增加政府投入、降低个人负担。具体做法可包括扩大医疗保险的补偿率、帮助有需要群体参加医疗保险等,从而达到降低个人负担比例目的。
城乡有别身份有别:
卫生服务亟待公平
上海农村合作医疗制历经50年,筹资水平与覆盖率得到明显提升。不过,这仍难掩城乡差别:而今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为383元,不到城保的1/6、镇保的1/4;大部分区县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仅有30%至40%。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不高,中高级职称比例从1991年的19%降至目前的17%,同期城区一级医院该比例则达24%;乡村医生中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49.6%,有正规执业资格者占66.6%,平均年龄为48.6岁。
相比户籍人口,外来人口所获得的卫生公共服务亦很有限。一项针对闵行区外来人口的调查发现,外来人口门诊就诊率仅30.39%。,住院率仅0.83%。多数区县按户籍人口数核拨社区预防保健经费,外来人口难计其中;外来人口传染病发病率高、儿童免疫接种率低,却为疾病暴发带来了种种隐患。
《报告》建议,促进卫生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农村合作医疗制应提高统筹层次和筹资水平,市级财力应加大对崇明、南汇、金山、奉贤4个远郊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间合作医疗均衡发展。外来人口卫生服务不妨由“户籍管理”模式转向“居住地管理”模式,从影响最为突出的传染病防治、劳动职业卫生、孕产妇保健等角度入手,提高针对外来人口的卫生公共服务管理及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