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很多时候,从表面上看是市场的变动导致了市场预期的变化,但深入探究便可发现,其实是市场预期的某种不确定性放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中国医药行业在过去两年中便经历了这样一个预期与真实相互转换的数字轮回。

  幸运的是,所有浸淫于其中的企业皆从中体会到行业运行本质的力量,并由此获得宝贵经验,奠定了前瞻未来的基础。特别是那些佼佼者,在与整个行业一道感受冷暖的同时,亦引领着行业进步的律动。

  他们是谁?过去一年表现如何?他们赢在何处?代表了行业怎样的发展趋势?

  在2008春夏之交,这些悬念个个令人瞩目。

  整体繁荣

  时至今年,由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下称南方所)《医药经济报》评选的“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榜”已是第三次发榜。综观上两次百强榜单可以发现,作为行业的晴雨表,医药百强的业绩表现和上下分布往往是当年整个行业气象的具体表征。因而,通过观察2007年中国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或可窥看百强分布的一些端倪。

  众所周知,2007年是医药行业的拐点之年。这一年医药行业一扫阴霾,在规范中稳步前进,回复高位增长的态势。根据南方所“中国医药经济工业运行分析系统”的监测,全国医药工业现价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21%以上,累计金额超过6400亿元。

  从产值看,2007年,我国医药七大行业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6192.26亿元,同比增长20.95%,增幅提高3.72个百分点,医药工业增长再次回复快速增长的势头。

  去年,医药工业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经济效益也有大幅提升。七大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754.33亿元,同比增长19.89%;利润累计实现565.45亿元,同比增长45.86%,销售利润率从2006年的8.08%提升至9.83%。

  从资本运营情况看,七大行业负债下降的幅度大于资产的下降幅度;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此基础上,加上有效控制成本和各项费用,七大工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

  而地区监测数据显示,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分列七大行业2007年现价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排名前四位。排名6~9位的省市,各自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国七大行业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各自的同比均快速增长。

  上述经济指标改善昭示着医药行业正在重新回归景气,而从微观层面来审视,这反映的是中国医药企业群落在经历一番新陈代谢之后的实力提升。可以观察到的现实是,经过几年的调整,医药企业数量大幅减少,集中度明显提高:大企业市场份额扩大、经营业绩普遍增长,强者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一批核心竞争力清晰、商业模式领先、市场反应迅速的企业趁势而上。这些企业中的优秀代表必然在百强榜中占有一席之地。

  立足的根本

  百强排位受制于客观环境,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企业战略差异。特别是过去的一年,中国企业一方面迎来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政策环境相对宽松,于是一批企业抓住机遇,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尽管他们特色迥异,但这些变化足以重构行业百强格局。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资本的活跃带动医药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统计显示,2007年全国医药行业发生了43起并购,总计涉及金额34亿元,医药行业面临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及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例如,2006年百强榜排名第6的石药集团去年迎来新东家,使企业机制进一步激活,加快了由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由原料药向制剂药的战略转型;而诸如三九等昔日巨头终于摆脱债务泥潭,前景向好。

  与此同时,宏观政策的新变化令企业面临多重契机。在自主创新的发展主题下,企业战略和投入进一步向创新倾斜,并涌现出像恒瑞、先声等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品的优秀企业,他们在百强企业中的位次将继续保持稳步提升;而像北药集团、华药集团这些企业在百强中的地位一向稳固,随着新医改方案及配套医保政策的出台,将为他们带来更多机会。

  外资企业也是中国医药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过去两次百强排行中,外企都占据一定比例。近年来,外企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取得不俗业绩,目前从销售规模看已占据中国医院用药市场相当大的比重。故今年百强排行中,外企呈现强势应在意料之中。

  综上可以发现,当下行业竞争加剧,促使市场份额朝优势企业集中;政策调整最终亦将促使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利润分配趋于合理,这些昭示着行业格局将发生改变。更进一步看,医药行业未来2~3年将发生巨变,这些将集中体现在百强企业身上,他们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这也将成为他们立足产业并奠定位次的根本。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