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5月13日,受到抗震救灾概念提振而全线大涨的医药板块,在14、15日出现了回调走势,16日继续盘整,跌幅超过大盘。而与之同步的是,国内五花八门的券商早将焦点锁定汶川灾情。鉴于医药物资对抗震救灾的重要性,银河证券、兴业证券、光大证券、申银万国、中金公司在随后的投资报告中都对医药板块有相当的着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到5月14~15日,券商们出的报告与5月13日的报告相比,语调变得更为谨慎。

  事实上,早在5月13日券商们相继出具买入医药股的报告、医药板块强力吸金39亿元后,就已有自称“股王2008”的股民在网络上表示,“医药板块的股票集体涨停,是概念性质的炒作,是没有持续性的,无非是一两天的事”。

  吸金39亿

  公开资料显示,医药板块成为5月13日当天的最热板块,不仅资金成交超过化工、农业、钢铁板块以第一的姿态领跑,资金净流入方面亦以39亿居首。当日,云南白药、四环生物、广济药业、华北制药、鲁抗医药、金陵药业、上海医药、浙江医药、康恩贝、海南海药、九芝堂、羚锐股份、康美药业、天药股份、复星医药、东北制药、星湖科技、江中药业、马应龙、双鹭药业均有较大资金净流入。

  “医药板块几乎是以集体涨停报收。难道出现了大震大难,医药类上市公司就会发国难财吗?”上海证券分析机构一位研究助理对于震后首个交易日医药板块暴涨现象如是表示。她所在的机构当天发出了建议投资者关注医药股的临时报告。

  整理5月13日券商的报告,很容易发现以下关键词:抢股、受益、买入。兴业证券一份名为《抗“灾”抢股》的报告指出,抗灾救援将给医药生物板块带来投资机会,并提醒投资者重点关注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桐君阁、白云山、云南白药等上市企业。

  光大证券分析师张美云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在5月13日暴涨之前,流入医药板块的资金已有明显放大的迹象,而华北制药等权重股近期连续上涨对医药板块的带动作用显著,加上地震对医药板块意味着需求上出现增量,当日的上涨在普遍预期之内。

  她指出,5月14日医药股走势开始分化,部分个股出现回调,主要是考虑到政府抗震采购对医药企业利润的贡献有限,来自医药新闻网。不过,基于此次灾情特别重大,抗感染药品存在市场放量,对上游医药原料药的生产将形成较强的支持,短期内大量的赈灾药品将拉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解热镇痛类医药原料的需求,投资者可以关注华药、哈药、鲁抗、浙江医药、京新药业、新华制药等个股。

  张美云同时认为,“接下来灾区重建概念将被看好,水泥、钢铁等板块将取代医药,成为吸金的热点。”

  普涨隐忧

  集体普涨过后,相关医药板块抗震的券商报告依然很多。不过,已有不少报告开始提醒投资者关注普涨后的隐忧。

  来自中信证券的报告显示,依据WIND统计,截至5月13日,整个医药板块的PE为31倍,中信证券重点跟踪的23家公司加权法计算PE为42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已经接近经验数据,即医药板块PE为整个市场1.5倍。而其重点跟踪的23家医药上市公司的估值已经接近市场平均水平的2倍。“从估值角度讲,医药股的确不便宜了。”

  “我们在5月13日出的报告只是强调医药行业对抗震的重要性,此次灾难的发生对销售量来说会有增亿元。但不管有没有抗震概念,医药行业我们一直在推荐,来自医药新闻网。事实上,医药板块短期上涨过快,会有一定的风险。”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药行业分析师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

  同样是在5月14日出具报告的申银万国,就5月13日医药板块异动作点评时指出,“上涨情理之中,普涨存在隐忧。”

  该报告指出,虽然地震会带来抗感染、伤科、止血、疫苗、提高免疫力等药品和耗材的需求,但这种影响是一次性的,并不会因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其中的影响目前也很难量化。医药股不加选择地普涨,反而会给板块带来投资隐患,医药股流动性差,不考虑估值的大涨,未来必然伴随大跌。

  目前,国内券商研发中心已陆续发出医药行业2008年中期投资策略,平安证券在此类报告中指出,2008年一季度行业没有受到CPI、PPI高企的影响,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创出近10年来的新高,但投资者需要关注高增长带来的安全边际。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