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丹 口述 本报记者 刘景峰 整理
“5·12”地震中,全国部分地区震感明显,都江堰地区震感强烈,部分建筑物轰然倒塌,市民纷纷从家中、办公室跑到街头和空旷的广场避难。
危机关头,成都市各大医院立即启动应急系统,互相呼应,用爱心和技术为灾民构筑生命长城。 与此同时,成都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及时调整,改为24小时值班,并定期到群众聚集的广场巡逻,免费为受伤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本报记者分别于13日下午和15日早晨采访了成都市同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吴志丹。从她那早已沙哑的声音里,记者能感受到她的惊恐与疲惫。同时,社区医务人员的奋力抗震也让人肃然起敬。
12日下午地震的时候,我正低头为一个小男孩开处方,小家伙的妈妈就坐在我右侧,我们都是老邻居了,我一边开处方一边和她聊着天。突然,我感到处方上的字变得模糊起来,双手也开始发抖,就像帕金森症患者一样。“我怎么了?”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自己的健康出了问题。这时候,头也开始晕了,天花板好像也在旋转,后来才知道那不是旋转,是震动,水平震动。
小家伙的妈妈坐的凳子没有靠背,一屁股跌在地上,怀里的孩子开始哇哇大哭。就在这时,门外有人开始大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啊。”天呐!地震了!这怎么办?怎么办?
处置室的护士也踉踉跄跄地跑了出来,一脸惊恐地看着我:“吴医生,我们怎么办?!”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赶紧朝抢救室跑,去看看我们的急救药品有多少,我好心里有个数。
当时,我们中心的医务人员都在岗。不到1分钟,各诊室的医生都跑了出来,大家聚集在一楼大堂里,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点茫然。不过说实话,我倒是没有担心大楼会出问题,因为我对这栋楼比较了解,它是整体式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能抗8级地震呢。
这时,门外传来奔跑的脚步声、汽车急刹车声、玻璃摔碎的声音;有人推着自行车、有人抱着被子、有人提着行囊,急匆匆地经过社区门口,一片混乱。相比外面的群众,我们几个医务人员要冷静多了,虽然我们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是好几个医务人员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我们开始检查氧气瓶、急救药品、大输液、纱布等。
同德社区中心旁边是书香广场,一个很空旷的地带,此时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整个12日下午,强震过后还有几次余震,每次余震发生时,都能听见广场上传来一片惊呼。
强震过后约10分钟,开始有人来就诊,不是扎到脚的就是摔伤手的。秦大叔的女儿搀着他过来了,这个75岁的老人患有多年的肺心病,此时呼吸困难,我们赶紧把老人推进观察室,还好不用吊水,我们就拿了个氧气枕给他带上。
处理好十几个皮外伤患者以后,我们就有同事到广场去巡逻了,他们带上速效救心丸、创可贴、血压计等,重点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重点保护对象”服务。没多久,医生将两个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奶奶带了回来,我将她们安排在观察室。
为了防止夜里还有余震,很多人把被褥等抱到了广场上准备过夜。一看这架势,我临时决定社区中心开始24小时值班,每两小时到人群中巡逻一次。这期间,我们为群众救治都是免费的,大家惊慌失措地从家里逃出来,身上根本没有带钱包,有的手机也丢在家里了。在这样危难的时刻,当然是治病救人要紧!
13日下午,区卫生局召开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会议,副局长和基妇科的领导嗓子已经嘶哑,估计地震后一直在忙碌。卫生局的领导主要是了解各社区的药物和耗材储备情况、居民目前的健康状况。我们社区的对口医院是省武警医院和骨科医院,领导一再告诫我们,一旦有重病号,要想尽一切办法将患者送到上述两家大医院救治。14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心理学系来了两个志愿者,配合我们给受伤的群众进行心理干预。
还好,这两天没有危重病人,几个骨折者已经顺利转诊到大医院,皮外伤的群众也少了很多。我们现在是白天和晚上实行两班倒,保证受伤的群众随时都能找到我们。但愿这一场灾难快点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