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从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免疫规划覆盖病种最多的国家之一。
2007年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7亿元,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国家免疫规划实施30年来,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各地疫情看,流动儿童接种率低于常住人口5%―20%,流动儿童群体免疫缺失严重,存在许多“死角”。本版推出一组流动儿童免疫的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1.4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10。流动儿童面临着儿童权利、义务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让流动儿童打上疫苗,公平地获得健康保障?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
记者:麻疹是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种中一个“指针性”疾病,打了疫苗就不会感染麻疹。最近几年,儿童麻疹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比例的病例报告来自流动儿童。这暴露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还存在空白。请您分析其中原因。
梁晓峰:我国现有疫苗按付费情况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由国家支付费用,全体儿童都要注射,也就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由个人支付疫苗费用。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因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基层防保网网底破裂,造成免疫预防工作的缺失,儿童免疫覆盖率往往不够高。再加上儿童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对免疫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时还无法接受预防免疫规划。
这些儿童,无论是省际的还是县际间的流动,因环境的变化,无法立刻融入当地的生活环境,不知接种点在哪,更不知国家免疫规划的免费政策,出于自卑的心理或者是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主动地去带领子女进行免疫接种。
从迁入地来说,医疗卫生机构是根据当地的常住人口规模来进行设计的。特别是在广东、浙江等流动人口较多的局部地区,流动儿童的比例要超过50%以上。大量的流动人口的涌入,在一些地区甚至超过了常住人口,原有的卫生服务能力远远超载,卫生保健支撑的能力也跟不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流动儿童免疫的低覆盖率或空白。
记者: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低,对迁入地的疫情有什么样的影响?
梁晓峰:一些流动儿童在老家时由于居住相对较为偏僻,交通不便,传染源较难进入这些人群。即便有传染病传入,也由于居住分散,不会造成大面积传播,自身的防病免疫能力低的问题并未显现。但迁移到一个新的、相对人口集中、传染源较多的城市环境,他们感染疾病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群体免疫屏障是抵御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某地儿童免疫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在常态上,其他15%的未免疫的儿童也不会感染上疾病。但迁入很多未免疫的流动儿童后,当地的非免疫人群就扩大了,就撕裂了原来相对稳定的免疫屏障。而传染病是没有地界之分的,传播起来也不会区分儿童是当地的还是流动的,凡是没有免疫预防的儿童都会被感染。由流动人口传染病高发后引发当地人口传染病暴发的例子比比皆是。传染源的增多,需要更高的免疫接种率,才能起到抵御传染病的威胁、保护儿童健康的作用。非免疫的人群越多,大规模暴发传染病的可能就越大。消除流动儿童的免疫死角,不单单是流动人口的事情,对当地人口也是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问题。
记者:我国政府提出“同样的健康,同样的权利”的口号。对于消除流动儿童的免疫死角,您有什么对策?
梁晓峰: 解决这一问题,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流动的儿童当作当地儿童一样看待。卫生部已经多次下发文件提出要求,对流入儿童只要是居住够三个月以上的,都要当作当地儿童一样建立接种记录。同时要求当地防保人员要定期深入社区搜索未免疫儿童。对一个特定的地区来说,人员在流动,但流动人口的数量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当地卫生部门不能当作权宜之计,而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以往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时,地方财政负担疫苗费用,有些地方卫生部门刻意地区分儿童是外地的还是当地的,狭隘地认为不能把当地的钱花在外地人的身上。从2007年开始,由中央财政出钱来负担儿童免疫规划的费用,各地再用区域划分儿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重点考虑如何让外来流动儿童打上疫苗,提高群体免疫率。
消除流动儿童免疫死角,信息化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我国正在推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的建设,为每个儿童建立一个电子预防接种记录档案并上传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覆盖全国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无论儿童流动到什么地方,即使是接种证丢失了,只要他提供姓名、身份证或是预防接种证的编码,系统都能查到儿童预防接种的所有信息,接种疫苗和时间一目了然,这样今后流动儿童查漏补种就方便多了。我国每年新生儿童大约在1600万,但当前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还只收录了700多万个儿童的信息。儿童预防免疫信息化建设的路还很漫长,消除流动儿童的免疫死角也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