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对灾区民众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和深切的关爱。各方仁人志士迅急行动起来,为灾区民众献爱心。心理学界的同仁们也快速做出反应,他们高呼——震后心理危机干预刻不容缓!各地心理援助队伍紧急出动,纷纷来到灾区为灾民开展心理抚慰。及时的心理援助,为灾难中的同胞带来了心灵的慰籍,为抚平幸存者的心理创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灾后心理援助,应避免无心造成的心理二次伤害。由于灾害发生十分突然、快速、波及面大,也由于我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经验缺乏,应对机制不健全,致使前期的心理援助工作,存在着无序化和某些非科学化现象。工作的无序性和非科学性,制约了心理援助的有效性,甚至给援助对象造成新的心理伤害。事实上,已有心理专家提醒:灾后心理援助应避免无心造成的心理二次伤害。5月26日,教育部在《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中指出,灾区省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心理援助队伍的组织协调,统一管理,加强对进入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组织和人员从业资质核准,杜绝对同一学生进行多次采访、心理咨询等活动。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强调,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避免对学生心理造成再次伤害。据悉,教育部将对灾区心理援助队统一标志进行规范,防止重复或者不够资质的团体和人员给学生带来伤害或者不能持续的问题。我认为,专家们的提醒和国家机构的有关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切中了前期心理援助工作的弊端。政府有关部门、心理援助团队和个人应自觉反思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工作的思路。
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心理援助机构参考。
首先,我们应认识到,心理援助是一项重要、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绝非一日之功。研究表明,地震等灾难过后,很多人都会出现应激反应,其中大部分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渐渐减弱,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消极影响。但是,对于少数人,问题可能持续存在,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也表明:心理问题和疾病将会在地震发生三个月后逐渐显现和增加;在特别的节日,如中秋、过年、清明、周年祭等,自杀的机率增加;地震带来的心理创伤在不同的人群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存在多年。灾难症候群或危机症候群(crush syndrome)严重者可能需要三、五年才能复原,轻者也要几个月到一、二年,才能抚平。因此,有关机构和人员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决不可仅凭一时热情来参与这项工作。
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心理学会应加强配合,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尽快使此项工作进入科学有序的轨道。建议政府成立以卫生部、教育部和灾区所在省卫生厅、教育厅牵头,会同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各省级心理学会迅速制定心理援助工作短期和中长期规划,并立即组织全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士,成立心理援助专家团,将专家分为若干大组,大组再细划为小组,大组划片专门负责灾区自治州、地市所辖县域范围灾民的心理援助工作,小组深入到乡镇,为灾民提供服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县级或乡镇学校应有专门的专家直接参与或指导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抚慰工作。
第三,心理学界内部的不同专业人员应加强团结,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应该看到,灾害发生后,广大心理学工作者都是满怀深情,积极行动,希望能为灾区同胞做些什么。有些心理学者甚至抱怨,我们这么积极,为什么还有人没见行动啊,这些人太没爱心!太没责任感了!当然,这其中也许的确存在有能力进行心理援助而未见行动的心理学者。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功”,心理援助工作绝不是所有心理学者都能够胜任的。它既需要爱心,还需要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仅凭满腔热忱,人人上阵,难免事与愿违。我们认为,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的人士理所当然地应发挥直接、主导的作用。所谓直接作用,即直接面对灾民,为灾民服务;所谓主导作用,即引领政府、社会为灾民服务。同时,我认为,心理学其他专业领域的人士也不必担心咨询、治疗专业人员抢功,我们可以在心理援助工作的组织、心理志愿者队伍培训的协助、灾害心理研究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配合、支持一线咨询、治疗人员的工作。当然,我们也可以主动接受培训后走向一线。此外,我想特别强调的是,灾难当头,面对受苦的同胞,无论发挥直接、主导作用的一线咨询、治疗人员,还是配合、支持一线人员的其他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都必须做实事、收实效,切忌出风头、挣名声,更不能为达到自己的其他目的贬低同行,甚至做出损害服务对象的下流事。
第四,心理援助人员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应尽可能熟悉党和政府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相关举措和政策。灾难发生,家园被毁、亲人伤亡、财产损失、自己身心遭受创伤,幸存者身上出现恐惧、哀痛、悲伤、消沉、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在所难免。这是精神的灾难!心理援助工作者必须带着“温暖”、“共情”和“尊重”,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灾区的同胞们减轻精神的苦难。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心锁当然需要心来开。但是灾难带来的精神重创,仅仅靠心锁是很难奏效的。作为心理援助人员,还必须将党和政府抗震救灾付出的巨大努力、专门为抗震救灾做出的重大决定、为灾后重建做出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和部署,社会各界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及时传达到灾民中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他们体会到,遭遇灾害是不幸的,但他们绝不是孤立无援的;让他们真切看到,未来是有希望的!
第五,将心理援助的对象拓展为救护人员和志愿者。灾害刚刚发生,解放军救助队、医护人员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开赴灾区,迅即展开救援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众多民间志愿者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也纷纷赶赴灾区,为受灾同胞排忧解难。无论是英勇顽强的人民子弟兵、救死护伤的白衣天使,还是乐于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都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充分展现了不怕疲劳、不怕艰苦、不怕危险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精力、体力,还时时耳闻目睹灾区的满目疮痍、丧亲者的悲恸呼嚎、伤残者的痛楚悲观,这些经历对救援者来讲,也极易产生应激反应,出现某些心理问题。因此,我提示,心理援助也同样应该关注救援者和志愿者。当然,在做心理援助工作时,我们的心理工作者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最后,将心理援助的知识和技能尽快普及到灾民、灾区的教师和干部队伍中去。我们应该看到,数十万的受灾同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需要心理援助和抚慰。而单靠心理专业工作者可能是很难完成这一巨大的工作任务的。我建议,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等全国性心理学组织,立即组织力量,编写用于分门别类指导不同人群心理调适的科学实用、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分发给需要心理调适的民众。同时,我们应该充分发动中小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将灾后学生的心理辅导课堂化、长期化和经常化。灾区的基层干部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我们的干部应掌握必要的心理疏导知识和技能,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抚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我认为,在心理专业工作者的引领、直接指导、直接参与下,依靠群众心理自助,教师对广大学生的帮助,干部对广大群众的帮助,灾民的心理康复和心理健康是可以得到充分保证的。
相关链接
范春林:博士 教授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学习经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四川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
◇1988年9月—1990年6月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年9月—2005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工作经历:
◇1990年6月至今在四川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6年9月至今在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等。
出版的主要著作:
1.《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2.《学校心理学》,四川科技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企业雇员心理与行为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9月版。
4.《学校应用心理学》,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版。
发表的主要论文:
1.《攻击行为一般模式述评》,载《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2.《表扬与内在动机关系的研究》,载《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9期。
3.《课堂环境的研究现状、价值及趋势》,载《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4.《课堂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载《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3期。
5.《教师自评怎样更有效》,载《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6期。
6.《新课程与高中学生评价改革》(上、下),载《中小学管理》2004年第3、4期。
7.《论自我意识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8.《自我意识与青少年人格发展》,载《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期。
9.《学校德育的社会心理机制》,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9期。
10.《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相容性》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7月。
11.《师生关系的教育功能及协调方法》,载《四川心理科学》2000年第3期。
12.《社会心理学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防范与疏导》,载《四川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
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获四川省第八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获奖时间2006年8月)。
2.《课堂环境与自主学习》,获四川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时间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