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子我们准备在朝阳法院起诉,不去大兴法院了。”市民高先生的代理人今天上午对记者说。高先生因发现一瓶未开封的饮料中有长约3厘米的虫子,准备向生产该饮料的跨国公司索赔100万元人民币。一瓶饮料才2.5元,索赔就达到100万,可谓是创下国内天价索赔的最大比例了。
饮料里的虫子“价值连城”
20天前,高先生的索赔金额还只有1万元,当时他是到大兴法院起诉该跨国公司的。“我是去年6月到酒仙桥那边的一家超市,花48元钱买了一箱雪碧。”高先生说,开箱后,他发现其中一瓶雪碧中有一只长约3厘米的异物,经仔细辨认,异物是一只天目科虫子。
还没开封的饮料中就有虫子,无疑让人大倒胃口。高先生认为,问题饮料至今没有打开,能清楚地看到里边的虫子,可见是在没出厂之前就有了,他向大兴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生产该饮料的跨国公司双倍返还货款5元,赔偿精神抚慰金1万元,并召回有问题的同批饮料。
但是,大兴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时,当双方辨认完毕,法官开始主持调解时,高先生要求撤诉,并表示要把索赔金额提高到100万元后再重新起诉。“这次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在美国出现此类事,肯定会赔大笔钱,这次不可能简单几个钱就把这事了了。”高先生一行兴冲冲地走出了法庭。
虫子如何钻进饮料瓶
高先生手里的饮料是不是真品?跨国公司的工作人员专门拿了一瓶饮料和问题饮料进行对比。该工作人员在反复对比之后说:“这瓶有问题的饮料,从外观和规格上看,符合我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外观和规格,从感官上看是我公司生产的。”
记者与该工作人员进行了交谈,当询问到饮料里为何出现虫子时,他说,他们公司生产饮料的程序非常严格,这次瓶中出现虫子,不排除在高压灌注消毒过程中,因虫子较大而没有被排出瓶外的可能性。
无独有偶,去年11月,该跨国公司在沈阳出售的未开封饮料中,被消费者发现有烟头。工作人员表示瓶中出现烟头有两种可能:“一是饮料瓶清洗不彻底,有可能烟头在瓶子清洗过程中没有洗出来,另一种可能是在封盖前烟头进入瓶中。”但是,饮料在封盖后还要进行两道检验,“一个是光检,如果照射到瓶中异物就会发出警报;还有一道人工洁检,就是人眼观察瓶中是否有异物。”虫子和烟头能跑到饮料中,无疑是生产质量问题了。
类似赔偿仅数千元
高先生索赔百万,胜算能有多少?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的于德华律师介绍说,如果这个事件发生在欧美法系国家,消费者得到巨额赔偿是可以期待的。而且,欧美法院也判决过包括长期吸烟者成功向烟草生产商索赔上亿美元、一位美国老太太因为喝了“肯德基”提供的热咖啡烫坏嘴皮,而成功索赔60多万美元等天价索赔案例。
于德华介绍说,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及司法现状来看,天价索赔恐难实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消费者对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负有举证责任,但是,从此案可以看出,举证是非常困难的。从我国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看,赔偿的金额非常有限,几千元的赔偿额已经是较高的了。
记者了解到,同是这家跨国公司生产的饮料,也被新疆消费者发现有异物。2006年12月31日下午,焦某在超市购买两瓶饮料。准备喝第二瓶时,发现其中有黑色异物。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法院审理了产品责任纠纷案,法院判决被告退还饮料钱,并赔偿5000元。
律师呼吁加大惩罚性赔偿
中消协律师团律师邱宝昌认为,厂家生产和销售食品必须保证卫生和安全。消费者发现饮料中有异物,要求赔偿是合理合法的。该跨国公司没有严格遵照卫生标准和生产流程,生产出有异物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是有危害的。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也给厂家敲响警钟,如果饮料瓶中的异物不是虫子,而是有毒物质,那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