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禁止吸烟”的标识贴在了隐蔽的拐角、二楼包间成了默许的烟民“领地”、大堂的无烟区和吸烟区背靠背……这是记者在海淀区城府路一家餐厅看到的景象,在“禁烟令”实施半月后,像这家餐厅一样“禁烟”的远非少数。

  按照规定,各大、中型餐厅应提倡全面禁烟,分区管理中,75%面积为无烟区,25%面积以内设密闭隔离的吸烟区,而5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餐厅,在餐厅内要采取控烟措施。 而记者连日调查了近30家餐厅发现,真正达到全面禁烟的餐厅只有2到3家,大部分餐厅的包间和大堂角落处依旧余烟未了。

  禁烟标识不醒目

  “禁止吸烟”这个标识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已越来越多地悬挂在了各个餐厅的墙上。但记者发现,在不少于500平方米以上的餐厅内,只贴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小禁烟标识牌,顾客经过多表示“没看见”。

  记者在海淀区北洼路一家东北家常菜馆里看到,唯一一个禁烟标识牌和“禁带酒水”、“小心地滑”等一起贴在了卫生间的拐角处。再往西,一家酒家则没有任何禁烟标识,店员完全不知禁烟一事,只豪爽告知顾客,“要抽随便抽”。

  无烟区照样飘烟雾

  “我们餐厅没有更大的面积来设置无烟区,而且无烟区需要增加专门的服务员,一算每月成本多了600多元,不划算!”当记者询问世纪金源美食街的一家烤肉店为何不划分吸烟和无烟区时,其店主这样回答。

  在美食街的20来家餐馆中,只有3家左右设置了吸烟区和无烟区,另外,在簋街、方庄等餐饮店云集的餐饮街,设置无烟厅的餐厅与普通餐厅的比例约为1比10。

  而记者在一家已设置吸烟区的火锅店中看到,该区域距离其他就餐区没有任何隔挡和区分,有些座椅甚至和无烟区座椅“背靠背”,当吸烟区满座时,无烟区就会陆续被“占领”,整个无烟区随即被烟雾包围。

  包间被烟客“占领”

  “大厅里没人吸烟,服务员监督得也挺好,但是一推开包间的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市民王先生称,在丰台光彩路的十全坊,由于其对包间并无限制,可容纳5人至20人的包间便成了被默许的吸烟室,烟雾弥漫。

  由于包间是小范围的消费场所,并没有对其做明确的禁烟规定,多数餐厅在大堂明令不准抽烟,但是当记者提出在包间里抽烟时,服务员均同意了,有些还乘机提出最低消费。

  服务员听“风声”递烟灰缸

  北京市的餐馆、餐厅、饭店超过4万家,其中中小型餐馆居多,在这些既无包间、又无吸烟区的餐馆来说,抽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位于某商场里的小土豆美食一服务员称,“不让顾客吸烟主要是害怕大厦的物业处罚”,当顾客提出抽烟,该服务员表示“现在烟灰缸都收起来了,等过阵子‘风声’不那么紧了,就会都拿出来了。”随后,见大厦监督员已走,其立刻给顾客递了一个烟灰缸。

  禁烟需要慢慢来

  市爱卫会主任刘泽军告诉记者,餐厅包间必须明确标示出是属于吸烟区还是无烟区,不能根据顾客流量随意变换。目前把吸烟区彻底隔离起来很难,只有靠顾客自觉,市爱卫会准备下一步对餐馆的老板和服务员进行禁烟培训。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则表示,北京全城约有300万烟民,目前,在所有公共场所中,餐厅禁烟很难,一是由于长期宽松的吸烟环境,二是多年的烟酒不分家的就餐习惯,只有靠加强宣传、强化监督力度、培养公民的投诉意识,禁烟需要慢慢来。(记者 宋玮)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