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5月13日16时20分,第三军医大学赴德阳医疗队的手术室里,已经32小时没合眼、一口气连做3台颅脑手术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辉和麻醉科副主任鲁开智,感觉全身快要麻木了,正准备离开手术台喘口气,可手术室的门又被推开了……

  担架上躺着一名刚从四川绵竹震灾废墟中挖出来的女青年,满脸血污,深度昏迷。她已在废墟下躺了20多个小时,刚开始还能说话,后来再怎么喊也不答应了。

  杨辉仔细检查,发现伤者大脑受到严重挤压,不仅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还有一块巨大的颅内血肿,如果不迅速清除,势必压迫脑干并导致死亡。

  又是一台不小的开颅手术!旁边的护士给他擦去额头的汗水,小声说:“主任,是不是先喝口水歇一下再做?”

  杨辉与鲁开智对视一下:“立即清创。”说完,重新戴上了手套、口罩和手术帽。然后,熟练地操起手术刀,切开头皮,清除创口……5分钟不到,杨辉即迅速清理完毕,准备实施开颅手术清除血肿;鲁开智却小声喊了一声:“不好,患者心跳消失!”

  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杨辉意识到伤者的颅内血肿可能已经扩散,这才导致心跳消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清除血肿,同时采取相应的心肺复苏措施。但是,做颅内手术就像绣花一样需要格外小心谨慎,如果在强力按压身体的情况下实施手术,就如同要在颤动的树叶上画工笔画,稍有不慎就可能送走一条生命。可如果不采取心肺复苏按压,又将导致伤者直接死亡。

  杨辉与鲁开智没有丝毫犹豫,彼此只用目光再次对视一下,就果断地选择了开颅手术与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因为在此前的每一次手术配合中,他们的对视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

  于是,手术台上展开了一场充满智慧与勇气的生命争夺战。为尽快清除伤者颅内的血肿,杨辉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开颅办法,准备直接向血肿部位“开刀”。与此同时,鲁开智则带领助手开始一刻不停地实施心肺复苏抢救。10分钟过去了,伤者的心跳开始恢复;20分钟过去了,伤者颅脑内已经膨胀的淤血也在杨辉的手术刀下喷涌而出……颅内血肿足足有100多毫升,就算在杨辉眼里,也绝对是个“特重型”血肿。

  就在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伤者再次停止了微弱的心跳。鲁开智连忙再次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杨辉也加快了手术节奏……一次次用尽全身力气的按压,使鲁开智的脸上挂满了汗珠;紧张而缜密的颅内手术,也让杨辉的额头上布满了汗水。

  手术进行到一半时,伤者刚恢复的心律又一次消失。这时,早已疲惫不堪的助手们几乎都有了放弃的念头,可鲁开智却不甘心,仍然一次次发力、按压,再发力、再按压,直到伤者心跳又一次恢复,才腾出手来擦拭一下满脸的汗水……

  整整3个小时后,杨辉顺利完成了最后一道手术工序,这个名叫卿小红的23岁的幸存者终于恢复了所有的生命征兆。

  一场无声的生命争夺战,在杨辉与鲁开智的相视一笑中无声落幕。

  本报绵阳5月19日电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