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5月18日,我们电话采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赴四川地震灾区医疗队时,他们正在为分散转运至绵阳市解放军第520部队医院的伤员们忙碌着。医疗队由高杰主治医师、梁斌副主任医师、钟朝晖主治医师和邵庆华主管护师四人组成。

  梁斌说:“我们第三病区已从大规模紧急处理伤员,过渡到危重病人的后期系统治疗。现在搜救出的危重伤员是要重点救治的。”高杰补充道:“这些危重伤员都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在废墟下度过100多个小时存活到现在的。如果幸存者在我们手上出了问题,我们真觉得对不起所有的人。”

  如何保证这些生命垂危的重伤员得到有效的救治呢——“有效流程和明确分工是成功的保证”

  当解救出一名幸存者后,救援医疗队会当场做一些急救处置。送至医院后,将伤员送至放射科行全身扫描,明确骨折部位和程度,以作出进一步判断。

  高杰、梁斌和钟朝晖三名医生已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第一名医生对伤口行完整细致的检查评估;第二名根据前期病历记录和X线片行伤口处理,包括对骨折处固定等;第三名开医嘱,行内科系统治疗和监测。邵庆华再根据医嘱行配置输液、准备石膏夹板及清创包等工作。同时对突发情况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有效的急救流程和明确的团队分工是急救处置成功的保证。”队长高杰说,“目前经我们诊治的伤员无一例死亡!”

  面对日趋紧张的医疗物资,队员们的话令人动容——

  “我们格外珍惜这些物资,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队员们都知道,这些价值不菲的医疗物资代表着全院职工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不能丢失一件,所以每天有专人对物资进行清点、记录。对常规病人用常规药物,对危重病人则毫不吝惜地使用急救物资,一切以挽救伤员的生命为最高目标。

  大家说:“回去后,我们要告诉全院职工,我们没有因为环境艰难、情况危急就手忙脚乱,我们格外珍惜这些救命的物资。这些宝贵的有限资源,要有计划地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我的眼泪夺眶而出。队员们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高强度的工作,可在他们的心中,始终想的是灾民的生命、医院的物资……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医务工作者!

  采访中,队长高杰告诉我们,5月18日凌晨1点多,队员们又经历了一次强达6.7级的余震。看到大家都平安无事,高杰长吁了一口气。他说:“我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离我们这样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做恐惧。”他激动地说:“我是队长,无论怎样也要把完好无损的四个人带回北京,否则我怎么跟医院和他们的家人交待?”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