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这里,没有恐惧

  5月22日清晨7点,映秀镇。淡淡的药水味道与驻军生火烧饭的炊烟在晨曦中混合着,灾后重建工作和生活的一天,即告开始。

  镇外废墟旁边的山口,一出简单的丧葬仪式已经进行。鞭炮声似在送行逝者,也是告慰生者撕心裂肺般的悲伤。

  这里是震中的震中。小镇依泯江而建,江上的大桥已大面积倒坍,虽然主体仍可使用,每天路经桥面到镇上施援的大军及村民,数以万计,他们已把地震的恐惧抛诸身后。

  ”好些了,现在比前两天好些了。”无论遇到哪个路人,他们都会这么说。

  食物、炊水、帐篷、防疫、通信、水、电、洗澡的地方……在一个近万人聚落的小镇上,基本的生活条件一点点地建立起来。

  这一切来得如此迅速,源于都江堰—汶川漩口—映秀镇的水路、陆路在抗灾救灾队伍几天几夜努力下,终于通畅。物资支援开始源源不断送到镇上。与此同时,映秀镇周边的三江、水磨、漩口等乡镇受灾群众也聚集而来,受灾最重之一的映秀,如今又是汶川西南线救灾中心。

  这是震后第十天了。受到重创的映秀镇需要全面清理废墟和处理遇难者遗体。这是棘手的任务。除了各路军、警、消防大军及医疗救护队伍之外,还有堪称“国家队”的卫生防疫尖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以科技部部长王玉民少将、院务部部长高祀忠为领队的防疫专家指导小组已经挺进映秀镇,使得这项棘手又繁重的任务有了时间表。

  本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支“国家队”防疫主力,加上四川、重庆、湖北、资阳、南充等八支“地方队”防疫力量,已经联合组建了160多位专家型卫生防疫队,再配上200多名部队官兵,以及直接在居地点培训的85名防疫员,构成了映秀镇坚实的防疫网,使得这里土地洁净,不再有恐惧,成为可能。如是,这或将又创造了一个灾后重建奇迹。

  王玉民少将在百忙中,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详细介绍了映秀镇清理废墟现场的难点及重要防疫手段。这对于目前其它震区同样棘手和繁重的防疫工作来说,是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之一。

  这里的土地是洁净的

  遗体,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年轻的士兵们,动作熟练而小心。对放在裹尸袋中的逝者,士兵们神情凝重,对死者的尊重和逝者的悲伤,心情难以诉于纸上。

  一位团级干部介绍说,有士兵事后在心理上需要干预治疗,他们有的年龄较小,没有亲身体验过如此悲状;有的是军校在校学生,基本上是作战指挥专业。

  对映秀镇废墟遗体的消毒及掩埋程序,这样的工作,王玉民介绍起来,颇为熟稔。他说,经过法医、公安鉴定及造像,供其家属认领,即使在地震大灾之际,此程序仍不可疏漏。

  “是对死者的尊重,更是对生者的抚慰。”王玉民认为人道主义的情怀是全军、全体救灾群体从上至下而认同的。

  这是对“生命最后一公里”的管理。从映秀镇死难者遗体刚从废墟挖取出来时,这样的管理即井然有序开始进行。

  在家属还没有与逝者见面时,在原废墟地,即进行喷药消毒,抬取出来之后,即刻撒漂白粉与石灰再消毒,小心装进裹尸袋,抬至原漩口中学左侧山顶处掩埋。

  王玉民介绍,掩埋前,为了不让在废墟放置了一些时日已有异味的遗体造成污染及疫情,防疫工作者及负责抬运的士兵们,会再一次对遗体进行消毒,埋于三米以上的深坑中,“埋一层、撒一层石灰”,每个程序均不能少。

  “这样对死难者家属有个交待,对映秀的土地也进行的保护”,可以说,经过掩埋处理了映秀镇上千具地震废墟遗体后,“这里的土地还是洁净的”。

  对于在高山深挖掩埋的环境卫生影响,王玉民说,土地本身对遗骸有自然过滤及消解作用,这是经过科学评估的,而且这次每一道消毒措施施行很严格,专业队伍与经培训的民间队伍都执行到位。

  王玉民少将此前身经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数次公共卫生“战役”,有着军事医学科技攻关的丰富经验。他认为,阿坝州汶川地震的灾后防疫,需从地域广、人口分散、波及面大几方面,制定了全面“抗次灾”方案。

  重建,从水源开始

  地震前常住人口仅为1.2万人口的映秀镇,是阿坝州通向成都平原的必经通道,也是周边汶川、茂县、理县、耿达等乡镇村民受灾后最可能选择的聚居地之一。

  这里乡镇与乡镇之间远隔几十公里,高山屏蔽,形成生命孤岛。阿坝自治州党委书记侍俊对本报记者感叹,这里曾是满目青翠,现在疮痍遍地。重建的话,要从交通、水源等生命通道着手,其难度不亚于重走长征路(当年红军长征也穿越此次震中区域)。

  “原来镇边的泉水是最好的,可作炊用水。但需投放炊水消毒丸。而原漩口中学旁边的生活用水,近两天由轻度污染变为中度污染,已经告知驻地军民不得炊用。”

  记者从每天的军地联席会议上得知,部队今天(5月22日)将调来制水车,可直接从泯江抽水,投放炊水消毒丸即可作炊用水。

  现在,每天,炊用水水源的寻找及保护,也是经过多路防疫专家时时考证的。驻在映秀的军队与村民,其维系每日生活的基本条件,与灾后重建的规划,已经密不可分。

  每一位需进入镇中废墟的人,可领取医用口罩及胶手套;出来时需经过严格的消毒,即以装有“优氯净”、“敌敌畏”药剂的喷雾消毒。

  近万人的生活垃圾处理及厕所设置,本身就是一个城市科学管理难题。军地联席会议特别提到,由于垃圾暂不能分类,因此不可焚烧,由军方管理与镇里的管理层共同监督,将垃圾定点收集后消毒深埋,此后两天即有垃圾车进驻。

  这些都是生者为更好活着不可缺少的细节。每一生存细节,每一处环境污染所产生的新挑战,都考验着灾后政府管理和重建,都透露出驻军官兵的管理智慧。

  映秀,曾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川西小镇。一场灾难中断它的人性之美与自然之美。今天已经是本报记者第四次贴身映秀。每走进映秀一次,即为一次痛苦之旅。

  好在,还可以希望。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