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国受地震影响的婴儿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媒体声明
北京2008年5月29日电 -- 地震、洪水、干旱和战争 -- 无论天灾人祸,都将生命置于危险境地。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动荡局面中,婴儿作为弱势群体,饱受营养不良和死亡威胁。
媒体在保护此次地震受灾婴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要提醒人们,鼓励并支持劫后余生的母亲继续用母乳喂养孩子,并抵制不必要且可能损害婴儿健康的母乳替代品。母亲的乳汁始终是婴儿最可依赖同时也是最安全的食物,它可以有效防止疾病,而配方奶粉可能会增加疾病风险。
-- 为什么婴儿是弱势群体?
婴儿的营养需求具有特殊性,并且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母乳不仅为提供给他们食物,同时也强化其免疫功能,保护他们免受最恶劣的紧急状况的影响。而没有母乳喂养的婴儿的情况则迥然不同。在紧急状况中,食物供给遭到破坏,水源和相关设施可能不够清洁,无法用于冲制婴儿奶粉,或清洁用于冲制奶粉和喂婴儿的器具,同时卫生保健系统也承受巨大的服务压力。这就意味着没有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患上诸如腹泻等传染性疾病。患有腹泻的婴儿很容易营养不良、脱水甚至死亡。因此,面对紧急状况,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继续用母乳喂养婴儿;如果母乳喂养确实无法实现,就要尽一切可能为他们提供安全的婴儿配方奶粉。
-- 幼儿怎么办?
处于弱势的不仅仅是婴儿。五岁以下、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幼儿,在紧急状况中更容易生病或死亡。此时如果坚持母乳喂养就能起到保护这些幼儿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至少要坚持到孩子两岁。幼儿也需要安全并营养充足的食物 -- 这些在危机发生时是很难提供的。
-- 问题何在?
就以往经验而言,紧急状况发生后,往往会有大量捐助的婴儿配方奶粉和其他奶粉。其中一部分直接源自媒体的呼吁,由救助机构、政府或个人捐赠。媒体有关生还婴儿的报道会引起大众对政府施压,促使各级政府提供配方奶粉。在紧急状况所引发的混乱的大环境中,这些奶粉的分发往往比较盲目、不加控制,导致一些本来可以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其婴儿的母亲改用起了母乳替代品。结果引发不必要的婴儿疾病甚至死亡。印尼爪哇岛日惹市 (Yogyakarta ) 2006年发生地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灾后监测表明,原本此地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很高,但震后却有70%的六个月以下婴儿接受了捐助的婴儿配方奶粉。一家疾病分类中心在博茨瓦纳洪水后开展的调查显示,在2005至2006年死亡的500多名儿童中,几乎所有死亡儿童生前都是由配方奶粉喂养。非母乳喂养婴儿的住院风险是母乳喂养婴儿的50倍。另外,奶粉也极有可能作为普通配给品发放给受灾民众。这也会引起一些问题,因为以往经验已经表明这些奶粉一半以上会喂给婴儿。
-- 媒体如何协助?
在紧急状况下的婴儿保护方面,媒体可以在宣传母乳喂养以及适当安全地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及其他奶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媒体可以通过在报道中传播下列信息来提供协助:
-- 鼓励母亲继续母乳喂养婴儿,这是在紧急状况下保护婴儿的最好方法。
-- 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增加母亲的负担。即使身心遭受压力的母亲也能有足够的奶水坚持母乳喂养。
-- 紧急状况下盲目使用婴儿配方奶粉对婴儿来说很危险,会造成婴儿患病或死亡。
-- 紧急救援人员应谨慎地评估孤儿以及母亲受到严重影响的儿童的需求。
-- 如发现救助机构使用不恰当的方法分发婴儿配方奶粉或其他奶粉,应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
--紧急状况下如何保护婴幼儿?
以下是已达成共识的紧急状况下婴儿喂养管理的指导方针:
1. 应向正在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亲提供支持和具体帮助,让她们继续坚持下去。不应随意向其分发婴儿配方奶粉和其他奶粉。经验表明同伴支持能够帮助母亲更好照料婴儿并坚持母乳喂养。
2. 应鼓励完全停止母乳喂养的母亲(例如已给婴儿断奶)恢复母乳喂养(重新催乳)。同时应探索针对与母亲离散的儿童或孤儿的乳母喂养方式(由另外一个艾滋病病毒检测呈阴性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应号召能够在重新催乳方面提供咨询和支持的人员参与协助工作。
3. 应在严格监督下向失去母亲而无法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提供婴儿配方奶粉以及冲制配方奶粉的器具。应向照料人员提供人工喂养的培训和支持并监控婴儿健康状况。使用奶瓶时需消毒以避免污染。如果无法消毒,应协助照料人员使用干净的杯子或勺子给婴儿喂奶。
-- 结论
媒体传递的有关紧急状况下婴儿需求的信息对不幸受到灾难影响的婴儿有着深远的影响。公众、非政府组织和捐助机构人员愿意尽最大努力提供帮助,传播紧急状况下正确的婴幼儿喂养知识,不仅可以帮助避免错误的行为方式,同时也保护最弱势群体免受营养不良和死亡威胁。应支持并保护所有能够母乳喂养的母亲母乳喂养自己的婴幼儿。在必须使用婴儿配方奶粉的情况下,也应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