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康复者如何逐步融入社会,在国际上流行一种“飞越疯人院”的康复模式,但这种先进的模式却在羊城遭冷。昨日,记者走进国内首个精神病康复者庇护工场——广州春晖庇护工场,在悠扬的音乐中,宽敞的大厅与寥寥康复者形成反差。
“庇护工场是市政府投资兴建,来这里的精神病康复者不仅费用全免,还有职业能力训练及训练津贴补助,是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就业的中途驿站,”庇护工场负责人肖海遗憾地说,“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多少康复者及其家庭了解我们的服务。”据介绍,广州全市约有4万精神病人,庇护工场开办两年,仅有100多名精神病康复者到此康复,政府所给予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文/记者曾卫康、廖靖文 通讯员马向阳 图/冯昕
近日,记者到广州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春晖庇护工场采访,门口前台是一名端庄淡定的女工作人员,“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她有礼貌地询问,当得知记者是前来采访,她又仔细询问了是来自哪个单位和接访对象,“您的预约有记录,我请同事带您进去。”旁边一名工作人员马上带领记者进入工场内,热情地介绍工作虻姆植迹缘煤苁煜ひ滴瘢眉钦吒芯醴路鸾胍患夜芾硌辖鞯钠笠怠?lt;/P>
刚走进去,庇护工场负责人肖海就迎着出来,“前台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我了。”肖海介绍前台的两名工作人员其实是工场的学员。“因为经常有推销的人前来骚扰,我们设立了前台管理,本来是想招聘一名文员的,但社工认为我们的学员足以胜任这个岗位,于是挑选了几名学员并进行专门的前台接待培训,他们上岗才一个星期,下个星期还要进行考核。”
在庇护工场里,记者看到了一张张和前台学员一样认真的脸孔,专心致志地粘纸盒,或在包装木棒,虽然动作不是很敏捷,但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一个简单的礼品盒折叠得棱角笔直。肖海说:“精神病康复者与健全人相比,专注度更高,适合做相对枯燥工序单一的工作。学员到这里康复,费用全免,还有薪水。”
学员自食其力最满足
“来到春晖最大的满足就是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依赖父母,很开心。”学员何欢(化名)是一名精神病康复者,曾经做过销售等工作,由于企业倒闭在家待业,主要靠父母退休金维持生活。去年,她到残疾人招聘会上找工作,残联把她推荐到了春晖。何欢的谈吐很自信,她主要从事手工工作,任务包括做礼品盒、绿色清新剂盒,一天可以完成起码400个的工作量,多的时候可达600多个。“我每个月平均可以拿到360元。”何欢一脸高兴地说,“我现在不急着找工作,在工场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我想通过培训慢慢来。”除了工作日上班外,每个周末,何欢还在中心参加免费的兴趣班。大半年时间,她参加了吉他班和月琴班的学习。“以前从来没接触过乐器,想不到自己也能弹月琴。”
据介绍,学员每天训练有补贴,观察期为5元/天,正式学员:第一个月7元/天,第二个月开始为10元/天;而训练时间为,周一~周五上午8:45~12:00,下午1:45~4:00。
进工场培训条件:
1.广州户籍,18~40岁;
2.经精神科医生鉴定,精神状态稳定,能参加训练与工作;
3.可以自理生活;
4.具有学习与工作愿望;
5.愿意遵守工场相关规定;
6.无传染病及严重躯体疾病;
7.无酗酒、吸毒、赌博等嗜好。
申请者可向转介机构(如区或街道残联、利康中心、相关医院等)申请,也可自行提交申请,申请人须填妥相关申请表格(电话:86510207、86504910)。
家属:社工专业、耐心最让人感动
梁女士的儿子阿俊(化名)是春晖最早的一批学员,阿俊因患抑郁症,2003年在医院治疗出院后就在残联的利康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春晖成立后,他就来到了工场。“来到春晖之后,他就像入了大学,进步很大,自己也慢慢建立了自信。”梁女士说,她最感激工场的社工,“儿子在家里我们都让着他,久而久之有时也会厌烦,但社工对他总是充满耐心,他有心事也会第一时间找社工倾诉。”由于曾经患病,亲戚邻里对阿俊总有些避讳,他以往只能待在家里,几乎没有社交圈子。而在春晖,大家都不用再避讳病情,不管是学员还是家长都有一个平等的平台。
就业者:工场培训让我更好控制情绪
阿君(化名)是春晖工场一名成功就业的学员,目前她在一家企业当清洁工,每天工作7小时,一个月休息4天,每月工资为860元,包括了社保等保障。“我对现在的工作挺满意,与同事相处得很好,而且有社保这些保障,比较安心。”阿君说在春晖工场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前我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社工很耐心给我辅导,让我学会分散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绪。”社工告诉记者,阿君在工场表现很优秀,进来手工组两个月就成为组长,后来又去了清洁组培训。
阿君说,离开工场后,她和社工仍保持密切联系,社工会定期打电话跟踪她的情况,她工作上遇到什么问题也向社工倾诉。“有些学员就业后与单位处得不好时,社工也会出面协调,是我们的依靠。”
工场:我们是政府机构 不剥削康复者
据了解,春晖计划是广州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面向精神病康复者开设的项目,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为精神病康复者开设的专业培训机构。它与街道的工疗站最大分别在于,工疗站服务的对象包括精神病康复者和智障人士,而庇护工场仅面对精神病康复者,“精神病康复者一般比较敏感,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能够让他们心理更加平衡和感觉到受到尊重,培训的效果会更加好。同时庇护工场与工疗站相比,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为学员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庇护工场不存在任何剥削。”肖海强调,“有些人误以为工场外出接生意,叫精神病康复者工作,其中存在剥削环节。我们是政府福利机构,不是企业,不需要盈利。康复者获取薪酬是他自己劳动所得,不存在任何环节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