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新学期开学前夕,众多学生仍沉浸在假日欢乐中时,可是却有一部分学生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头痛胸闷、烦躁恐慌、紧张不安等不适症状,并且越是临近开学,这种情况就愈加明显。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主任王立钢认为,这是“开学恐慌症”在作怪,建议家长多欣赏和关心孩子,是防治该症的“良药”。
害怕上学引发症状
王立钢告诉记者,“开学恐慌症”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烦躁恐慌、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失眠等,有的还伴有头痛、胸闷、气短、发烧、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开学”,它能导致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每逢长假过后,到开学前几周是“开学恐慌症”的高发期。
多种原因诱发恐慌
“出现恐慌症的原因有很多,从大量的病例总结来看,主要原因是对新环境恐惧、学习压力大和假期过度放松。”王立钢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出现“开学恐慌症”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对于新环境恐惧是大多数小朋友开学恐慌的主因,例如小朋友从幼儿园升一年级,小学生升上初中等。王立钢提醒,孩子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表现出一定程度担心、紧张等都属于正常范围。家长应该做好引导工作,及时排除孩子的消极情绪。
由于中学生学业负担较重,中考、高考竞争日趋激烈,部分学生对这样紧张的氛围难以适应,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更加明显,容易发病。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孩子的话,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学习和放松的关系,持乐观的态度跟学生谈谈学校和新学期,同时不要给予孩子太多学习的压力,以缓解孩子的恐慌。
假期作息不可放纵
部分年龄稍大的同学,父母给予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时间,他们在假期中过度放松甚至“放纵”,作息生活极不规律,开学后容易产生排斥和反感心理。
“随着开学的到来,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力度,敦促孩子按开学后的时间表作息,调节好孩子的生物钟。”王主任提醒家长,对于出现过度放松情况的孩子,要给予适当管理,帮孩子安排合理的起居生活,调理饮食,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上网、看电视等透支健康的行为。
王立钢告诉记者,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开学恐慌症”的一些表现,应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上多理解、多鼓励孩子,并加强管理,必要时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帮助调整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