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近日,北京国际医药技术转移平台在北京建立并投入运营,其旨在通过整合发起单位的优势并借助相关专业机构,打造国内首个医药技术转移服务链

  缺乏有效的技术作价体系和及时的信息披露渠道、市场交易规范不完善、新药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及资本市场沟通渠道不畅等诸多不利因素,已经制约医药技术转移进程多年,不过上述问题目前似乎正在出现转机。

  近日,北京国际医药技术转移平台在京建立并投入运营。这一由北京产权交易所、首都科技集团和中国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共同发起建立的交易平台,将通过整合发起单位各自优势并联合国内外专业合作机构,打造国内首个完整的医药技术转移服务链。

  依据规划,该平台未来将通过提供技术产权的权威评估来减少交易风险,以国内外充分信息披露、市场化运作和公开叫价、招投标、网络竞价等先进的交易手段来挖掘项目的真实市场价值,并用设立结算账户和交易鉴证的方式,保证交易各方的交易安全和利益。

  扩容下的新需求

  记者从北京国际医药技术转移平台发起单位了解到,成立该平台,主要是三方都看好国内医药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潜力。

  负责上述平台运营的工作人员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跨国流动及国际间医药技术转移日趋活跃。“据FDA的数据显示,超过60%的新药申请(NDA)都由中小型医药技术企业进行,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有20%~40%来自外部技术采购。中国医药市场的活力及高增长性已引起国际资本持续关注,医药技术交易市场会继续扩容。”

  不过,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的医药技术转让窗口及服务,已明显限制了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医药技术产权交易界人士告诉记者,交易规范体系和作价评估体系不健全,导致技术定价困难;交易缺乏公开公用的诚信体系数据库,导致市场失信风险增大,这些因素使得国内医药技术市场难以支撑未来技术供求双方的市场需求,这或将加剧新药专利技术转移和商业化应用渠道的不畅。

  而从产业发展梯度规律来看,当前的中国医药产业又亟需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医药技术专利产权来提升竞争力。

  “国内医药技术研发早期阶段(至中试)目前仍主要是由政府资金资助,而且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学及科研院所,作为研发主体的科研院所及技术产权受让方的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缺乏的窘境。由于缺乏有效的产权交易机制和平台,目前医药技术的转化效率低下。”上述平台运营人员认为。

  她表示,国外形势以及国内医药技术转移体系的不完善,使得这一平台建设的迫切性凸显出来。“规范、有效的转让平台将促进医药技术产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创新型医药产业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成交量有限

  产权市场积聚了大批各种类型及有着各种习惯的投资人,北京产权交易所介入该平台的建设,令人产生众多的交易想象空间。

  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就此表示,技术转移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推动技术本身的产业化,而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技术与资本、产业的对接。没有金融资本和产业的介入,技术的转移是很难完成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国际医药技术交易平台则具有积极的一面。

  然而,从供求双方来看,国内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真正具备市场潜力的新药专利技术不多,国内企业在选择技术产品时没有明晰和长远的规划,出手比较犹豫。

  “由于市场的总体购买力有限,除了国内企业的资本有限,实际上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华收购医药技术,通常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即其收购的技术领域较窄。而目前一些跨国制药公司虽在华设立创新研发中心,但这些中心大部分实际上仅为临床研究实验室,真正在中国直接收购研究机构早期医药技术的个案还十分有限。”芮国忠认为。

  记者从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提供的数据了解到,2007年经过该中心实现的医药技术转让总金额仅为约6000万元人民币。依照该中心人员的说法,“现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都算大型目了”。

  据了解,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科研院所相关医药技术的开发往往做不到最后,通常在早期就希望进行转让。而市场往往更偏好于更接近产业化的研发成果。另外,由于科研院所在开发时往往会忽略某些产业化方面的技术,交易通常不能很好地推进。

  国内企业的机会

  目前,业内对中国医药技术国际间转让的预期大多持乐观态度。芮国忠也认为《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允许境外制药厂商将已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的药品生产技术转让给境内药品生产企业,将从一定程度上活跃国际间的医药技术交易。

  不过,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的态度则相对谨慎:“这种交易从来没有被禁止过,说不上新的利好。”他表示,技术交易是一个机会,国内确实存在一些通过国际间技术转让获利的个案。以成大生物为例,该企业由于收购了国外优质的狂犬疫苗技术,去年实现了相当大的收益。

  同时,他还指出,医药技术交易的购买方通常很早就会跟进,并全面了解该项技术,所以交易通常以“一对一议价”为主,而不是“一对多竞价”,公开叫价竞价能否体现真实市场价值,这一点很难说,有待市场实践进一步验证。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