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设立救援组、预报监测组等8个工作组。抗震救灾的号角响起,“绿色”、“橙色”、“白色” 在全国各地集结并奔赴灾区,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的战役打响了。在非常的考验面前,白衣战士们演绎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好,马上就到!”

  5月13日7时30分,山东省立医院,急促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山东省卫生厅命令:立刻组织抗震救灾医疗队,8点30分赶到机场。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通知后,山东省立医院立即启动医疗救灾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医疗队和相应的医疗物资,整个组织过程紧张、有序、及时。从接到通知到整装待发,山东省立医院仅用了18分钟。

  7时48分,6名救援医疗队员到位,价值近15万元医疗设备和9万元急救药品等医疗物资准备就绪。随后刘奇院长亲自带队,赶赴机场。这支医疗队是第一个向在机场等待的山东省卫生厅包文辉厅长报到的医疗队,这是在关键时刻一支拉得出、靠得住、顶得上、打得赢的医疗队伍。

  院长助理王玉林、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创伤骨科主任周东升、创伤骨科副主任李连欣、胸外科主任王洲、神经外科副主任丁峰,这是山东省立医院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的6名成员。接到命令,他们的回答只有一个:“好,马上就到!”因情况紧急,队员们未来得及跟家人、同事们告别,什么东西也没有准备,便直接奔赴机场。6名队员都是各自科室的主要负责人,手头的工作只得在去机场的途中通过电话一一交代。王洲主任还有一台手术没做只得托付给同事,他一再嘱咐同事手术前一定要看看病人,好好看看病历、片子。有人刚从手术台下来尚未来得及换下手术衣便上了车,还是到机场送行的领导发现后,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来给了他。为了抗震救灾,6名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我欠你和孩子一个拥抱”

  5月13日下午1时许,医疗队抵达成都机场,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直接赶往德阳灾区。

  未知的灾区、未知的危险,不能让白衣战士却步,但是却让他们的家人牵挂不已。直到此时,医疗队员才有时间向家人告别。由于地震地区通信信号不好,他们只能给家人发个短信报个平安。

  “已达成都机场,小雨。来时匆忙,我欠你和孩子一个拥抱,但是灾区人民更需要我。我们早到1分钟,就多挽救1个宝贵的生命。别担心,我一定安全回来。为灾区人民祝福吧,愿他们早日重建家园。东兴。”

  这是医疗队成员、山东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刘东兴给妻子张淑萍的短信,虽仅有寥寥几句,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浮华辞藻,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家人、对灾区人民同样灼热的深情,却让人深切感受到那一份真爱,那一颗赤诚报国之心。

  刘东兴主任的妻子张淑萍,是一名社区医生,工作十分繁忙,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孩子、需人照顾的老人,这些现在都需要张淑萍自己独立承担。张淑萍没有怨言,她理解自己的丈夫,她认同丈夫的行动。丈夫去前方抢救病患,妻子在家中默默奉献,同心同力只为救援灾区。这是所有抗震救灾人员和家人的写照。

  “决不辜负你们的重托和期望”

  作为第一批医疗救援队之一,山东省立医院的6人医疗队始终冲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甚至比随行记者行进得还要快。由于通讯不畅,电话一直无法接通,短信成为能够得知前方信息的唯一手段,大家只能默默等待。

  5月13日,下午5时30分,震后27小时,山东省立医院秦成勇副院长终于接到医疗队发回的短信,这是医疗队进入灾区后首次向医院汇报。短信如此写道:“根据救灾指挥部安排,德阳方面道路不通,暂无抢救条件,我队转战都江堰灾区。已到。路边全是帐篷,房屋受损,群众排队领取食品,秩序井然。灾难面前,人们空前团结镇定,党和政府是他们的支柱。中华民族如此伟大,我禁不住潸然泪下,不只为伤心悲痛,更多为自豪与感动。请转告医院,我们决不辜负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重托和期望。东兴。”

  5月13日,晚10时,秦成勇副院长再次接到来自抗震救灾前线的信息:“已穿过受灾的城区到达都江堰人民医院旁救护基地。全城无水无电无手机信号,下着中雨。我们无法搭帐篷,全队50人挤在1辆大巴车上待命。大家啃了一点方便面,坐在车上休息。手机马上没电了,晚安。”

  虽然抗震救灾前线艰苦的环境让人担心,但人们众志成城的信念却让人更感欣慰。面对灾难,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之后的二十多个小时,医院再也没有收到医疗队的任何信息。虽然大家不停地拨打电话,但信号一直无法接通。

  5月14日晚12时,距灾情发生近60个小时,医院终于再次收到医疗队的信息。这次发回的信息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到抗震救灾前线的情况。据悉,医疗队于5月13日下午4时到达灾区后,由于交通不畅,大批病人没有运出来。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所有队员只能啃些方便面或压缩饼干充饥,在一个大客车里度过一个不眠之夜,但没有人抱怨,每人都心系灾区人民健康。当夜伤员仍未运出来,外面下着大雨。14日凌晨6时,队员全体动员,支撑帐篷,摆放药品,马上投入到病人抢救工作中。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共抢救病人85名,其中濒死状态25名,有4名废墟压迫48小时以上,多脏器功能衰竭,均抢救成功,4名血气胸病人,立即闭式胸腔引流,病人转危为安。医疗队的抢救技术使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叹为观止,马上将所有危重病人转至他们救治。

  5月15日,医疗队成功救治了一例在废墟中填埋51小时严重挤压伤窒息的病人。该病人名叫徐雨,女,32岁,是一名实验外语小学的教师,在地震后被废墟掩埋了51小时,被救援队员救出后立即送往山东省救灾医疗队,当时病人情况非常垂危,已经达到濒死状态,全身是泥土,皮肤黏膜青紫,呼之不应,呼吸微弱,血压测不到,脉搏很弱,头面部、胸腹部和四肢多发性挤压伤,医疗队专家立即开展抢救。队长周东生教授创伤骨科专家指挥全面抢救,胸科专家王洲教授立即开展胸外按摩,急诊专家刘东兴教授立即实施紧急经口气管插管,插管成功,立即进行气囊辅助通气,导管专家王玉林教授立即进行双侧股静脉置管,成功后快速大量输入抢救液体,同时应用多巴胺等抢救药物,李连欣教授、丁峰教授立即导尿,并监测生命体征。经过20分钟的积极抢救,病人逐渐恢复了知觉,四肢逐渐温暖并有运动功能恢复,血压恢复到80/50mmHg。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医疗队只能在稳定病人生命体征后转运至成都救治。当得知病人转危为安的消息时,病人的家属十分感激,当即跪地感谢。

  “只要灾区人民需要,我们就一定会战斗在这里”

  5月16日,随着后续医疗队相继赶到,当地医疗救治力量得到有利加强。医疗队随即再次向抗震救治指挥部请战,申请去地震的重灾区平武县开展救治工作。医疗队进入平武后,却发现该地的医疗条件严重不足,大批的伤员得不到有效救治,平武县原本是个贫困县,县医院地震后大部分已成危房,当地急需X光机等医疗器械。

  急灾区之所急。5月16日下午,山东省立医院在了解到前方的医疗困境后,仅用2个小时,便组织成立了医院第二批医疗队,医务部主任任勇、医生李斌、张伟一行三人携带便携式X光机、50套手术器械等价值20万元的医疗设备紧急奔赴平武灾区。

  5月18日早晨,经过22小时的艰苦跋涉,虽然途中时有余震发生、山体滑坡不断出现,并伴有大雨,任勇等第二批医疗队还是成功进入平武县,他们带来的医疗设备为医疗救治有效、快速地开展创造了条件。

  平武是重灾区,而其中的南坝镇则是震灾最严重的地区。当时,南坝镇与外界连同的道路尚未打通,通讯信号时断时续,大批的受灾群众以及不少伤员都尚未转移。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山东省医疗队成立了以王玉林委书记的一支10人突击小分队,准备强行进入南坝,其中山东省立医院有6人参加。

  5月18日晚,历经7个多小时,10人突击小分队手足并用,成功翻越坡度约有七十度的山峰,来到南坝受灾群众中间。当时南坝尚未通电,小分队便一边点火取暖,一边开始救治病人。医疗队员的行动感动了南坝的受灾群众。由于徒步进山个人负重有限,医疗队员基本没有携带多少食品,灾民们便拿出自己的食物与队员们分享,那一碗香甜的野菜汤让队员们回味良久。

  5月19日,医疗队开始在南坝挨家挨户展开寻访,送医送药,共走访四个村寨,救治病人70多人。截至记者20日发稿,南坝镇对外交通虽然打通,但道路并不安全,余震、山体滑坡时有发生,食品、帐篷等给养仍无法送至南坝镇。10人突击小分队在坚持,继续在南坝镇开展医疗救助。

  截至20日,第一批医疗队进川救灾已经有八天,高强度的工作、艰苦的环境让大多数队员进入了体力疲劳期,有些队员甚至是在带病坚持工作。多日的疲劳再加上休息不足,让王洲主任患上了感冒,但是他吃了点药仍然继续工作。李连欣主任的腰病又犯了,疼得都直不起腰来,指挥部让他暂时回成都修养,可他坚决不下救灾一线,他在决心书中写道:“只要灾区人民需要,我们就一定会战斗在这里”。

  “时刻准备奔赴救灾一线”

  白衣战士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前方在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后方则时刻准备急援救灾一线。

  当组建医疗队的命令发出后,山东省立医院迅速行动起来,在5月13日早晨紧急组织了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立即奔赴一线,此后分别于当日上午和下午连续两次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布置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要求全院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次抗震救灾医疗工作,把抗震救灾医疗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奔赴一线。迅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对外支援联络组、医疗救治组、救灾医疗队、综合协调组、药品及物质保障组等若干个小组,统一领导抗震救灾工作;做好人员、药品等各种救灾的准备,随时可以启运支援灾区;医院还专门做出安排,随时准备接收灾区转移来的伤员。

  山东省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在这次救援灾区的行动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崇高的境界。山东省立医院普外科医生刘效辉是去年入院的一名新职工,在得知四川等地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后,连夜写了一封请战书,请求医院派他到四川抗震救灾一线。他写道:“昨天夜里眼前总是浮现受灾群众的那一幕幕悲惨场景,难以入眠,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特别是在人们生命面临危险的时候,需要我们挺身而出。我曾经在成都和重庆求学七年,熟悉当地群众的语言和生活,对川渝两地有很深的感情,我可以为医疗队做一个很好的翻译和向导;医疗队需要有经验的高年资大夫,但也十分需要不知疲倦的配合熟练的下级医生,我曾经在普外科工作,熟悉常见创伤性急救及治疗,一定能为上级大夫做好助手及相应的基础工作。受伤群众在流血,他们非常需要我们,我随时等待着上级安排,时刻准备奔赴救灾一线,请党组织和院领导认真考虑我一个共产党员和年轻职工的请求。”

  5月15日上午,该院全体职工在刘奇院长的带领下积极为地震灾区捐款。真情系灾区,关爱汇暖流,据统计,短短一天共捐助现金四十一万余元。

  5月18日上午,医院第三批医疗队,感染管理科李伟光、ICU医生蒋进皎、肾外科完强一行三人,再次奔赴灾区。

  抗震救灾的战斗还在进行。在非常考验面前,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白衣战士们无私无畏,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演绎那一抹动人的白色。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