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格桑泽仁干预截肢女孩的妈妈的心理,帮助孩子重塑信心
四川映秀小学12岁女孩黄思雨在地震中为了自救,生生拉断自己小腿逃生,后被送往华西医院接受治疗。当时,想当舞蹈家的小女孩刚做了手术,父母还没联系上,思雨以为自己成了残疾孤儿,对外界极为排斥。 不论是志愿者还是医生护士,她都不理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之后,华西医大心理学教授格桑泽仁对小思雨进行了第一次心理干预,那天,小思雨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为了让思雨自信地面对人生,格桑教授还对思雨的妈妈进行了心理干预。
当记者问为什么不直接干预孩子心理,而要干预妈妈时,格桑教授打了个比喻:小孩在一池脏水里,把孩子捞起来,洗干净后扔进去,她又脏了。只有把池水弄干净,孩子才能保持干净。对思雨的妈妈进行心理干预,让妈妈在释放情绪后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这种积极的状态就会传递给思雨。干预小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干预她妈妈,就可以达到一种可持续的效果,让小孩长期收益。只有妈妈建立了信心,这样的信心才能传给思雨,让思雨也变得积极、自信起来。
格桑教授提醒:安慰孩子时,尽量不要用抽象词。例如告诉孩子:你现在安全了。这其实是空洞、没效果的,因为孩子不能从中感受到力量。而如果告诉她:妈妈爸爸和你在一起,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具体的力量。
格桑教授支招
1选适当位置聊天,孩子有安全感
当问到思雨的妈妈和孩子平时都坐在什么位置聊天时,妈妈说:我一般都坐在她左边,她爸爸在右边。和她说话时,我常趴在床上,把头靠在她肩膀或者头靠头地说话。格桑老师不断说:太好了,太好了!你做得很对。又问:你为什么总是在左边呢?妈妈解释:因为思雨的左腿被截肢了,所以她常常都是朝右侧躺的。
格桑教授说:妈妈不要老是坐在她的某一侧,要交替位置坐。他说:思雨一直朝右边睡,是想保护她被截肢的左腿。而妈妈代表一种力量和安全感,看见妈妈,和妈妈交流就可以感知这种力量。如果妈妈长期坐在她左边,她会对右边有一定恐惧感,感觉右边是不安全的。交换位置坐,就会让孩子感觉左右两边都是有力量的。当然,始终朝一侧躺着,对小孩的身体也很不利。把头靠着与小孩说话是个很好的方式,可以把大人的力量传给小孩,头的位置可以比她低一点,这样是对她示弱,让她觉得自己有力量。
格桑教授支招
2在她高兴时拍拍她,可储存力量
当问到在思雨感觉痛苦妈妈该怎么办时,思雨妈妈说:我就握住她的手,安慰她。格桑教授开心地说:很好,肢体的交流很有用。因为握住她的手,就转移了她的感觉。当她感觉疼的时候,哪怕是给她捶捶背,都能有效缓解她的疼痛。
他还建议,除了在孩子感到痛苦时握住她的手外,更重要的是在她高兴的时候拍拍她、摸摸她,给她一些肢体接触,而且最好每次都接触同一个地方。格桑教授解释说,高兴的时候接触她,其实是把这种快乐感嫁接到其他不快乐的地方。而总是重复接触这个部位,例如每次都拍拍她的肩膀,是把这种快乐带来的力量都储存在这里。当她痛苦的时候,再拍拍她的肩膀,这些快乐感就会释放出来,给她力量,减轻痛苦带来的不快乐感,这对重塑信心很重要。
格桑教授支招
3告诉她:确实疼,但比昨天好点
思雨妈妈说,思雨疼的时候,她总会这样安慰孩子:坚强点,忍着点。爸爸妈妈都在,你比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幸福多了!格桑教授在赞扬妈妈的做法的同时建议,在孩子疼的时候,妈妈最好蹲下来,位置比孩子略低一点,然后慢慢地、温柔地告诉她:对,确实疼,但比昨天好点了!
格桑教授说,“坚强”,实际是告诉孩子咬牙;“忍”就是说感觉痛苦,你也必须忍住。这样其实是让她痛苦地面对,而不会让爱传到她的内心,只会加重她的心理负担。“对,确实疼”这句话就认同了她的痛苦感,告诉她我的心里也很难过,这是一种共情,一种“同理心”。这种认同感能够避开孩子大脑对你说的话的评判,也就打开了她的心来接受后面的这句话,也是最关键的话,“比昨天好点了”,这种对比,一下子就能让孩子轻松起来。这时,再握住她的手,转移她的注意力,就能减轻她的疼痛感。蹲下来,慢慢地、温柔地说,其实是从语气和位置上向孩子示弱,并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格桑教授还强调说:“这句话要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