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编者按】

  “5·12”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医疗救治工作紧张展开,当地各医院急诊科、骨科、普通外科……都空前繁忙起来。这一次,让我们看看身在灾区的医院药学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开展灾后救援工作的?

  与死神擦肩而过,与生命紧紧相握

  受访者: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张勤

  “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血脉能创造奇迹,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进入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张勤主任的博客,房间里顿时响起成龙深情的歌声。

  作为灾区一线的医院药学工作者,地震发生后,张勤就没怎么睡过安稳觉。一件件药品的搬运、装箱、过数、封口,即便是闭上了眼睛,张勤的脑海里还在“做”着这些事情。

  “地震发生时,有的人刚跨入办公室,有的人正准备下午的工作,突然,房屋开始剧烈的晃动,地震了!”想起地震刚发生时的情形,张勤心有余悸。几分钟后,医院广播里响起了曹勇院长的声音,张勤这才知道汶川方向发生了强烈的地震。

  “我宣布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成立,各科室医务人员保护好在院的病人,按划分的区域搭建帐篷,准备各类物资……”随着院长一系列指示的发布,张勤他们镇定了许多。

  汶川震中离成都这么近,随之而来的救治形势将十分严峻,药品供应必不可少。张勤很快意识到药剂科是药品保障部门,一旦余震发生、药库垮塌,救命用的药品被埋,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立即到药剂科各工作场所了解人员安全及特殊药品情况,然后派人到各科室了解急救药品需求情况。

  张勤召集了药剂科的同事组成了药品保障组,并明确了各自任务。第一,转移以止血、止痛、抗惑染、扩容、破伤风抗毒素为主的急救药品至安全地带,保证在院1600多名患者及可能的地震伤员的救治。第二,第一时间给外派救灾医疗队组织救治药品。第三,配合医院临时救治点,成立三个临时药品保障点。第四,制订药品采购计划,为连续筹措后续药品做保障。第五,合理安排值班,做到抢救伤员和正常医疗两不误。

  “当时,一部分人到中心药房抢运药品,一部分到制剂楼抢运液体制剂,还有一部分人到位于医院综合楼三楼的药品库房抢运用于紧急施救的药品。那时候,谁也说不清楚会不会有余震。三楼库房的电梯已停运,三楼库房办公室的水管由于剧烈的摇晃已经爆管,水流成溪。我一看这严峻阵势,便带领在场的药剂科人员淌着水将药品一件一件走楼梯搬运到安全地带。

  “这一夜,药剂科的同志彻夜未眠,无论男女,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讯也中断了,科里的几部车也派出去了,我们步行穿梭于药房、制剂室、药品库房和临时药房之间,抢救组需要什么药,我们就马上提供,毫不耽搁。”

  5月12日当晚,成都下起了小雨。“临时收治场地——灯光球场搭起了篷布,伤员一个个送来,很快就住满了。为了使救命药品不被淋湿,药剂科的同志们以最快的速度搭起了帐篷,成立了战地第一药房,并将200多件药品转入帐篷中。”

  张勤总结说,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尚不明朗的震情、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和通信中断等各种不利因素,药剂科的同志克服家庭困难,表现出了空前的工作热情和团结一致。24小时在位,男女老少齐参战,连夜组织药品货源。在5月13日凌晨3时之前,紧急调运药品3000余箱,累计发放救灾药品价值28余万元,调配临时药单1000余张,搬送液体600余件,组织2次急救医疗分队药品。

  军令如山,打响深夜突击战

  受访者:成都军区总医院药剂科金伟华

  5月19日下午,成都军区总医院又接到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分装药品发往灾区的命令,五大卡车的药品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分装完成,尽快发往灾区。

  时间不等人,接受任务后,医院药剂科的工作迅速展开。金伟华心里很清楚,“这是给灾区伤员带去生的希望的药品,这是给灾区人们减少痛苦的药品,同时也是为我们的战友送去的一份爱心。”

  “送来的药物堆积在医院肿瘤科的负一楼,必须马上进行分装,按照要求送往前线医疗点。”5月19日晚上18时,有的同志急匆匆地吃了点东西就开始上阵,有的还来不及吃饭就投入了战斗。

  张勤他们先排了几十个箱子,随后药剂科副主任于波一声令下,“开始,复方新诺明100片、维生素B

  11000片、甲硝唑210片……”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清点着自己管理的药品,小心翼翼地放到箱子里。装箱、过数、封口、打包……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一旁的药山慢慢被削平。

  “营基数、团救护所基数、师基数、卫生所基数……”张勤在心里暗暗地数着。快!快!再快些!

  “我们当中有连续两天一直在这里奋战的药师,有前一天刚值完夜班今晚又连续奋战的老师。年轻的积极主动,年长的一丝不苟,男同志抢着干重活,女同志认真整理、码放、封口。由于我们科的男同志较少,有的女同志把自己的老公也叫来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一箱、两箱、三箱……我们终于完成了卸货、打包、分装、封口、搬运、上车等全部任务,共装箱近500件,每件约25公斤,共计12吨。

  任务完成时,已是5月20日凌晨1时20分,每个人的腿像灌了铅,全身像散了架。“其实,大家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天起,没有一个人好好休息过,连续工作已经使同志们身心疲惫,加上不时有余震的折腾,每天只能休息一两个小时。尽管如此,我们心里是那样的舒爽,甚至感到全科同志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金伟华说。

  面对灾难,科学部署最关键

  受访者:华西医院药剂科唐尧

  “地震发生时,成都这边有很明显的震感,一时间通讯中断,甚至还出现了停水停电的情况。不过,作为医疗机构,我们医院有应急预案。”唐尧说。

  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华西医院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患者接出高层建筑,医务人员全程安排和护送患者的转移,医院在广场上划定疏散区,以科室为单位,安排患者就地休息,对不能移动的重症患者,每个科室都安排了医生、护士坚守岗位,保证处理病人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唐尧认为,应急能力是考验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的关键指标,同样,药剂科要有自己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越是详尽到位,真正遇见事情的时候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确保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能迅速处理,保证药学服务质量及医疗救护工作的顺利完成,制定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非常有必要。在唐尧看来,突发应急事件的预警系统包括各种意外紧急需要医疗救援的所有状况,比如传染病、中毒抢救、水灾、地震、火灾等。

  “这次地震发生时,很多同志都不在科室,有的下了临床,有的去了教研室,有的补休在家,但是,我们依然立即启动药品供应应急机制,第一时间内了解临床科室的用药情况,把急用药品清点出来,妥善保管。我很感动的是,地震发生后没有多久,同事们都陆续赶到科室,有没有人通知他们我不知道,反正我没有去通知,我没有时间做这个。”

  “当时,医院的后勤人员和行政人员都在帮着转移病人,相比之下,我们药房人员人手显得比较紧张,紧急情况下必须一人当多人用,药库工作必须超常规运行,药库负责人马音药师当即对工作进行了分工:采购人员联系各药品供货公司,紧急备货;库管人员按照救援药品目录进行价格核实;药品到货后,药库工作人员就全体行动,当起了药品搬运工……”

  “为灾区救援医疗队准备急救药品这项工作比较复杂,既要有医院的常备品种,又要有灾区救援的必需品种,而这些品种必须在当晚紧急采购。还好,当晚9时多,我们采购的药品基本上都到位了。药品一送到医院,我们科室全体人员齐上阵,搬运、清点、分装、入库,一直到看着载着救援药品的车队在风雨中向灾区驶去,我们的心里才踏实。”

  唐尧说,平时医院药剂科进行过应急演练,但是如此真刀真枪地去面对灾难,还是第一次,因此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关键中的关键。“在预案中,我们要把能预料到的一切困难都找出来,制定相应的对策。”比如,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启动应急响应,由当班人员立即直接通知科室主任及药房负责人,负责协调工作,各相关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协助,按照医院的部署,利用全科的资源协助完成抢救工作。

  唐尧指出,一般的预警系统分为三级,传染病甲类、乙类按照本院预案中三级预警系统的标准启动,启动一级应急系统应由科主任负责协调工作,如遇抢救患者,当班人员应准备好急救药品,积极主动地参与抢救工作。当药品短缺时,应主动与药库或其他药房联系,尽快补足,同时应运用专业知识积极寻找代用品解决问题。

  【后记】

  由于篇幅有限,本报记者仅采访了四川成都军区总医院、华西医院的药学工作人员。时隔半个多月,虽然他们的回忆显得波澜不惊,但是,记者仍能从那清晰的记忆里感觉到当时的紧张气氛。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药学人勇敢“亮剑”,靠的不仅是有效的组织,更需要的是药学人员担当的勇气和博爱的情怀。

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