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中国科协在人民大会堂主办了“减灾防灾学术报告会”。来自地震、建筑、气候、疾病预防、电力等领域的专家在报告中指出,防灾减灾,不仅需要加强灾害监测,加强房屋、道路、水电气工程建设等“硬”的手段,还需要加强“软设防”,就是加强防灾减灾的思想意识,加强相关管理规范和体制机制改革。
疫情防控不可松懈
几天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实地考察了四川绵阳、德阳的5个地震重灾县区。他说,从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汶川地震灾区确实没有大的传染病疫情发生,但仍不能放松对疫情的防控。比如,198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地震发生后,出现了球孢子菌暴发流行。1991年印度恒河水泛滥,同年发生了地震,第二年发生了肺鼠疫的暴发流行。2006年和2008年,菲律宾和哥斯达黎加发生火山喷发、地震并暴发麻疹和疟疾的流行。
曾光说,1998年,长江及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大水灾时,中国CDC提出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标准。第一,灾后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要远远低于直接因灾害死亡的人数。第二,没有重大的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第三,没有因为传染病流行和救灾工作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这三条标准现在也适用。曾光认为,汶川地震灾区的疫情防控大致分3个阶段:夏秋季传染病防治阶段,今冬明春防治阶段和全面恢复阶段。当前处于夏秋季传染病防治阶段,至少要3年~5年后,没有传染病和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这3个阶段才算平安度过。
医院学校应提高设防等级
汶川大地震造成的中小学人员伤亡惨重,令世人震惊。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院士认为,随着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城镇与乡村地震灾害防御对策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借鉴国外经验,提高中小学、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或设防目标。
据介绍,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通用规范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1974年以来,我国的第一个全面抗震规范已修订多次,不断吸收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今后的建筑结构设计和评定提供了法律依据。此次汶川大地震暴露出的一个问题是,倒塌的建筑(包括学校、医院)相当一部分没有进行抗震设计,达不到基本构造要求。有的建筑缺乏基本常识,如钢筋不是放在受力区,而是放在中间,屋盖和墙体缺乏可靠的连接等。
欧美国家对于学校等建筑提出明确要求——要比普通商业建筑提高20%~33%的抗震等级,而我国还没有这类标准。专家建议:尽快确定中小学、医院和大型公共设施的设防标准,给出设防标准或设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