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健康险市场热闹非常。瑞士、美国等国的海外保险公司不断增加在我国的健康保险业务,而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均准备推出“全能健康险”产品,信诚人寿和长城保险甚至已经推出了健康险产品。
那么,究竟什么原因使昔日依附于传统寿险而存在的健康险市场动作频频呢?
健康险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医疗健康保险需求无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鹏瑞首席执行官傅志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最近一份瑞士再保险《sigma》研究报告估计,2007年中国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70亿美元),其中有52%的支出是由家庭直接支付。而在这些支出中,商业医疗保险仅支付了不到6%,这意味着市场潜在的商机达4890亿人民币(约合670亿美元)。
此外,在政策环境上,信诚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方志南坦言“目前是发展的绝佳时机。”“现在在很多地方,我们的健康险产品最多可以买十个单位,这在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卖得越多,往往赔得也越多。”
据了解,我国首部规范健康保险经营行为的法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年正式实施,促进了健康险专业化经营。而“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保健康总裁李玉泉因此表示,这不仅为保险机构积极参与综合医保体系建设、有效控制医疗费用风险提供了机会,也为商业健康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医保和商业健康险相互补充
“目前的国情决定我们的医保只能是低水平、广覆盖,超出部分主要应通过商业健康险解决。”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庹国柱对本报记者说。此外,医保还有严格的限制,新药、进口药、高价药都不在社会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对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医疗费用,医保亦不报销。除此之外,在疾病期间经常发生的费用,比如营养费、护工费、误工费等更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而且,由于各地方政府财力不同,医保的范围和额度也有所差别。以北京为例,根据京劳社医发[2004]185号文件和京劳社办发[2004]101号文件规定,在京工作的外来人员,如果患恶性肿瘤需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需长期肾透析治疗、肾移植手术后需长期服用抗排异药治疗将不予报销,同时还将被取消医保资格。
由此可见,商业健康险不但是医保“保基本”之外的重要补充,有时候还会起到更为关键的作用。
诚信问题困扰健康险市场发展
目前的健康险市场发展运行总体而言非常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诚信问题。“与国际市场上健康险费率相比,国内的费率的确比较高。”方志南对记者说,这与健康险的普及率仍有待提高和诚信前提仍相对缺失是分不开的。只有进一步提高普及率,根据大数法则,医疗健康险的保费才会降低;另外,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商业健康险,目前的诚信度都比较堪优。方志南举例说:“比如一人公费、全家吃药的现象,比如张三可以拿李四的身份证、医疗证去看病的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都会造成保费在制订时偏高。”
其次,现在的医疗机构,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一种用药过度、治疗过度的问题。“这主要是整个行业的问题,短期内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从长远来看是会有所克服的。当然,这需要包括第三方管理机构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的共同努力。”傅志国说。